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毕业论文

时间:2021-08-31

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毕业论文

「提要」“战略”的概念随着产业革命和的而逐渐形成。伴随着产业革命,产生了最初的企业战略治理;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战略理论的,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学派、定位学派、资源学派。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治理/理论学派

「正文」

  企业战略概念的演变

  “企业战略”的概念是随着产业革命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8~19世纪伴随着产业革命,欧洲产生了以亚当。斯密、瓦特、斯图亚特等为代表的欧洲治理思想,以后在美国又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管派。当时这些学者和治理者都是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组织内部活动的治理上。到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治理活动进行整合,提出了治理的五项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将之称为企业战略的第一种观点。1938年,巴纳德(Barnard)在《经理职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治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以为治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在该书中提出治理科学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治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有关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的基础,波特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二种观点。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Andrews)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看、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和渴看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上风,波特将其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三种观点。同一时期,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在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以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和竞争上风。由此,战略治理理论的研究逐渐由单纯的组织内部转向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研究。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研究出发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了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其中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学习学派、定位学派、资源学派是范围最大,在战略治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也最具代表性的学派。

  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流派

  1.设计学派

  1962年,钱德勒(Chandler)在其所著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成必须随企业的战略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学派的代表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1965年编写哈佛教科书时,提出了如前所述的战略的四种构成要素,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制定战略的影响。此外,他还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以为制定战略就是围绕发展核心能力,在内外部进行平衡,实现匹配的过程。

  设计学派以为战略制定是领导者有意识的但非正式的构想过程,并建立了着名的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战略形成模型。这一模型也是计划学派的基础。该模型表明,形成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正如安德鲁斯所指出的那样,“战略是对公司的实力和机会的匹配。这种匹配将一个公司定位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因此,该模型考虑了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外部评价)和企业本身的上风与劣势因素(内部评价)。

  有关这一模型的主要假定也反映了该学派的主张:(1)战略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思想过程。因此,企业组织既不能靠直觉发展战略,也不能以形成的方式实现。相反,企业组织应当经过尽可能仔细慎重的考虑才能形成战略。(2)主要的领导人应当承担整个战略形成过程的责任。他不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但他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设计者。(3)制定战略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设计。在勾画和选择了某种特别的战略,即完成“决策”过程之后,制定过程也就告以结束。(4)战略应该是清楚的、易于理解和传达的。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计划职员所说的那样,“一个好的.战略应当能用两页纸说清楚。否则,就不是一个好战略”。因此,战略必须简明扼要。只有这样才能对其进行争议或检验,使其不断得到改进。同样,战略的形成模型也应当是简单的。

  设计学派对于战略治理的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SWOT模型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制定战略的重要性。但是,设计学派将战略治理静态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而割裂了战略形成和实施间的动态联系,只能是对治理现实的初步反映。

  2.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与设计学派的出现时间大体相近,其最早的代表著作当属安索夫1965年出版的《战略》。安索夫提出,战略应当包括四个构成要素:(1)产品与市场范围,即确定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产品与市场的地位。(2)增长向量,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趋势。(3)协同效果,即“大于由公司各部分资源独立创造的总和的联合资源回报效果”。在各业务间存在资源、技术、治理和价值链活动的各环节间的匹配关系时,可以实现各因素的联合、共享和节约,产生2+2>4的效果。(4)竞争上风,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和市场所具备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够为企业奠定牢固竞争地位的特殊因素。这不仅发展了战略理论,而且对当时西方企业的治理活动以至现在的企业治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战略要素的可以看出,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都将市场环境、定位和内部资源能力视为战略的出发点,并且这两个学派对于战略形成的看法也是很相似的。

  不同于设计学派的是,计划学派以为:(1)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具体具体地正规化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解成几个主要的步骤,每个步骤要考虑大量的因素和各种技巧。(2)原则上是由主要领导人承担整个过程的责任。在实践中,则由计划职员承担实施的责任。(3)需要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并加以实施。

  在此观念指导下,计划学派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战略决策过程的正规化,条理化。相对于设计学派那种疏松的战略形成框架,计划学派则列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安索夫最早描绘的战略计划模型使用了57个小方块和大量的箭头及图解具体地描述了战略决策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十年中,计划学派的理论得到广泛的推广。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动下,该理论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一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的联系(PIMS)等概念和,大大丰富了战略治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