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精神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老去的是岁月、是历史的风烟,不老的是那段张扬的青春、是永远流传的青年精神,有一个词不老,叫青春。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陈独秀为《青年杂志》写下的创刊词《敬告青年》,人们对青年的期待越来越强烈。这是他们的判断:“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所可贵者,不只在于年轻的身体,而更在于胸襟和怀抱。而青年有什么样的胸襟和怀抱,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想当年,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离家求学,离家前留下《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体现的是青年的胆识与豪气,一种发自内心的蓬勃向上情怀。也正是这种情怀,鼓舞了那一代青年人,使他们久经磨练,养成了艰苦奋斗,白折不挠的品质,这才铸成了如今新中国。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但青年人永远是每个时代发展的主要关注人群,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后备力量,青年人的思想精神状态决定的是国家的命运走向。这对于广大的青年来说,绝不可忽视。无论是80,90还是00后,这都一样重要。如今站上舞台的青年中,80和90人群居于多数,现在就让我们对于他们的世界有所认知。

  总体看,青年价值观变化有如下几大特征:

  1.价值取向日趋多样:随着经济发展,数字媒体设备的发达,如今只需滑动屏幕就可得知世界的动态,而这也是影响青年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伤痕文学”“朦胧诗”的出现,表现了价值反思与重估;大量西方理论思想在涌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市场经济初期发展带来了利益格局多变,金钱、功利气息弥漫。

  价值“破旧”与“立新”不够同步,原有话语体系被打乱了,新语境纷争呈现。在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多样价值观给人们更多选择,也带给那个时期青年人诸多人生观矛盾、分化和价值困惑。这种局面不仅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变化,也折射出转型中的我国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

  2.价值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凸显:30多年来,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变革中解构转变了,社会充满了对义利观的“再思考”。一些青年人更多向生存、发展和自我成才努力,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多了些现实实惠的选择。但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注意到他人利益实现的合理与平等,在追求物质改善的同时,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对个人利益及自我价值实现有很多转向,但积极工作、责任奉献仍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职业准则。总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推动了社会发展,并随着“生存”向“发展”的转变,青年人的义利观也在向多重结构变化,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更多呈现新的组合。

  3.责任感增强:创新与进取精神在升发 当代青年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很强,但并非如人所言是“自我中心”的一代,他们在关注自我利益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也对他人、国家和社会担当责任。 对自我的责任表现为在学习、择业、爱情问题上,青年人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多数年轻人无论对父母家庭还是对自己的小家,都具有充分的情感和责任准备。

  80后青年虽具有“自我中心”的某些特征,但总体看,他们的他人意识和公共意识在增强。相关调研显示,七成以上80后认为青年最需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在社会各领域的志愿者队伍中、在学雷锋活动中、在各行各业的领军团队中,到处都能看到当代青年活跃的身影。

  4.“成长”中也存在价值迷惑: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丰裕生活的同时,青年对于各种价值取向也会产生疑惑情绪,有时还会不知所措。 除青年价值观变化和成长特点外,在一些时期和一些年轻人身上也存在一些价值虚无、荣辱错位现象。社会转型期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新旧、中西价值观的碰撞,以及价值标准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趋势,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社会出现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对青年给予疏导,可能会对青年的身心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习同志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青年应当认真履行此使命,自觉承担历史和社会责任,毕竟我们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小镇,无论是雾霾里的清晨还是霞光万里的黄昏,身后都是你我的中国、青春的中国、我们生生息息热爱的文化家园。

  其他参考:中国价值观 五四精神烛照奋斗青春

【关于当代青年精神的论文】相关文章:

1.论文:精神的价值

2.精神的自救议论文

3.国足精神的议论文2017

4.民族精神的议论文

5.有关女排精神的议论文

6.有关精神的议论文

7.中国当代青年住宅的发展历程的论文

8.关于写精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