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传达功能视角探析农产品包装设计论文

时间:2021-08-31

质量传达功能视角探析农产品包装设计论文

摘要:农产品质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呈现区域差异性, 但这种差异性是内在的, 从外观特征很难判断农产品质量水平。为提高消费者判断农产品质量的能力, 应借助适当的载体向消费者传达农产品质量信息。农产品包装不仅具有保护产品、提升价值的功能, 也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目前我国农产品包装还处于低水平、不规范的状态, 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达功能未予以积极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基于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达这一视角, 实施农产品包装策略。

关键词:质量信息; 农产品; 包装策略;

  “民以食为天”, 农业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由于收入增长、消费层次提升, 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要求将会更高更严, 从过去满足于吃饱, 到现在追求安全、健康、营养、美味。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管理部门需顺应消费需求的转变, 提供种类多、数量足、质量好、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农产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农产品只包括初级农产品, 是指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所产出的产品, 如动物类中的畜、奶、肉蛋产品及其副产品;植物类中的农田作物、蔬菜、水果、林木产品、花卉、中药等。广义农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与农业初加工品, 如食用油、消毒奶、醋、酒等。本研究述及的农产品是指广义的农产品。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产品品质的形成与鉴别也有其特殊性, 如何将优良农产品品质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是目前农产品营销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1 农产品质量的特殊性

  农业生产需要适当的土、水、肥、气等自然条件与环境因素, 相应地, 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环境因素, 加上人类的劳动, 孕育出不同的农产品及不同的品质特性,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对此特性所作的直观、生动的描述。也正基于此,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 孕育出丰富的地方特产, 如杭州龙井茶、阳澄湖大闸蟹、库尔勒香梨, 皆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 在同类产品中品质优异、名扬四方, 获“地理标志产品”及证明商标。但总体而言, 农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却不是显性的, 人们往往很难根据农产品的外在特征以准确判断其质量水平。如果将正宗龙井茶与普通的同品种绿茶摆在一起, 或许只有茶叶专家能慧眼识真品, 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加以区分的。而且, 仅从外观而论还可能出现误判, 有些品相好的农产品, 其质量、安全性可能会低于品相差的, 比如施用膨大剂的猕猴桃, 果实饱满, 品相远胜于未施用膨大剂的猕猴桃, 但其味道则远不如后者, 且安全性也令人担忧。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过程中, 对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信息是不足的, 与农产品供应者形成信息不对称状态, 处于信息弱势方, 即使有丰富购买经验的消费者, 对于农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大多也是“只知其一, 未知其二”。农产品供应者更清楚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状况, 处于信息的强势方。另一方面, 某些不良企业会针对消费者的所谓经验或消费偏好,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蒙骗消费者, 比如“苏丹红”事件。红彤彤的咸鸭蛋黄, 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苏丹红”色素人为造成的。这给食品安全敲响警钟, 也给农产品质量评判提出了难题。

2 农产品包装的现状与问题

  一般地, 包装可分为3个层次, 一是内包装, 即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 如酒瓶;二是中包装, 内包装之外的一层包装物, 用以保护内包装, 当产品被消费时中包装会被丢弃;三是外包装, 也称运输包装, 用以产品的储运和辨认, 保护产品在储运销过程中免受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此外, 标签也是包装的一部分。内包装与中包装是购买者接触最多的包装, 通过包装的色彩、造型、图片与文字等信息对购买者产生影响。合适的包装将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所以, 这2个层次的包装也可称为销售包装。以购买者的视角, 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三大类, 农贸市场、超市、网络。在现阶段, 农贸市场、超市是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 农产品包装仍处于低水平、不规范的状态, 特别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达方面都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2.1 农产品包装程度低

  从运输包装看, 大多数的农产品是易腐烂变质的生鲜产品, 如果包装不当, 极易造成质量下降而遭受损失甚至完全失去经济价值。例如, 广西出口新加坡的价值2万多美元的水果从乐平启运, 经广东黄埔港直接装入集装箱冷冻。因急于完成第一批出口东盟的水果贸易, 只对鲜果作了简易包装, 未作冷藏运输之前所需的真空包装、打蜡处理, 致使鲜果冻伤、表皮变色变形。不仅未获得预期经济效益, 新加坡还暂缓从广西进口农产品, 导致出口市场收缩[1]。从销售包装看, 农贸市场销售的初级农产品绝大多数没有包装, 也没有标志。购买者需与销售者口头交流得知产品价格、产地等信息, 也只能通过眼观、手触以感知农产品的质量。超市售卖的农产品, 其包装程度明显高于农贸市场, 但也存在信息传达不充分、标志不规范的问题。

  2.2 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传达不充分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的信息标示也不完整, 一般只有品名、价格等内容, 缺少农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超市销售的散货初级农产品都有标签, 表明品名、产地、单价。有的农产品则经过简易包装, 其标签的内容更为丰富, 包括品名、产地、生产日期 (包装日期) 、保质期、单价、质量、总价等, 但仍然不完整, 比如生产者信息是模糊的。以扬州某大型超市某一阶段散货初级农产品销售区为例, 花椰菜的产地是云南昆明、黄秋葵的产地是浙江嘉兴、黄瓜的产地是山东寿光。这些仅是产地信息, 具体的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则无从得知, 农产品的质量等级等信息则大多未予标注。

  2.3 农产品包装设计缺乏吸引力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包装的农产品多数是初加工品, 但包装设计水平比较低,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 影响农产品的销售[2]。比如, 外在包装与内在产品相脱节, 包装形象不能体现内在产品质量与档次, 好产品卖不出高价格;包装设计缺少环保理念, 大量使用难以降解的合成化学材料, 过度包装, 有违绿色、生态的消费理念;一些地域特色浓郁的农产品, 包装设计缺乏文化元素, 仍停留在对产品的功能、使用与保存方法等的介绍, 没有新奇、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