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美德探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美德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参照精神病学分类模式,力图将美德和性格优势与人们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激发人类最大潜能的发挥,帮助人们实现完美人生。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研究及其成果,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完整性及社会性的认识,从而使得美德成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涵。积极心理学的美德研究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美德及性格优势的分类中还缺少有力的实证支撑。现有的研究离积极心理学所设定的“为美德研究立法”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德;性格优势

  美德(virtue)及美德的研究和探讨古已有之。在古代,美德和美德的规范性主要靠人们约定俗成的习俗,以及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的直觉与思辩。而心理学则是以实证的方式对美德加以研究———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美德研究无疑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美德与优势———手册与分类》[1]一书的出版集中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人建议对2004年后以美德为基础的积极心理学重新命名为“第二代积极心理学”[2](thesecondgenerationofpositivepsychology)———由此可见,美德理论在积极心理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1.积极心理学美德研究的背景

  在大的背景下,美德研究与积极心理学其他研究主题研究是一致的,也即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中消极的一面,忽视了心理学完善人类生活、提升人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价值。为此,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构建了三大研究主题:积极情绪,积极机构的建设以及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最先在积极情绪的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幸福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就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得到遍及全球的关注。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所著《美德与优势———手册与分类》出版,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家在积极人格研究领域的努力与成就。它搜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德和性格优势(characterstrengths),并将其进行分类,为美德养成提供新的思路。其次,积极心理学选择了实证主义哲学框架下的美德研究范式。那就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此,积极心理学在创建之初划清了与自己在研究内容上相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限,他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只能提供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简要描述与观点阐述,却无法以经验去检验它。而积极心理学却能“把人类优势与美德视为可以进行科学认知的真实存在”[2]。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上缺失进行了批判[3]。同时,高举实证主义的大旗,设定了自己的研究立场:积极心理学绝不是一场革命,而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改良———积极心理学运用传统心理学已经成熟的实验、测量等研究技术,对积极的研究主题(包括美德在内)加以研究。第三,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研究借鉴了医学上的疾病诊断模式。积极心理学家注意到,在积极心理学这把大伞下,汇集了很多研究,但是却缺少一个相对来说统一的语义体系,大家在应用时往往会产生歧义,不能迅速达成理解与沟通。为此,塞利格曼等人便借鉴精神病学的做法,主张形成一个类似《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精神障碍与行为问题诊断标准》(ICD)的分类手册。(美国精神病学会从1952年开始制定DSM和ICD并逐步修订完善,至今DSM修订已至第五版。)希望所形成的美德与性格分类手册也能达成像DSM和ICD在病理学研究领域一样的效果———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在对性格优势和美德进行研究的时候能达成无歧义的理解,为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甚至广大民众之间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

2.积极心理学美德研究的主要成果

  首先,形成了一个美德体系。参照DSM和ICD,积极心理学家们试图形成一个在美德研究领域研究者可共同讨论的基础以及术语。塞利格曼等人立志“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为榜样,为积极心理学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对人类的优势进行权威的分类与测量”。经过积极心理学家们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包含了6种美德和24个性格优势的美德体系。6种美德分别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升华。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各国文化及历史的考察发现,这6种美德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也许是源于生物学上的原因,通过某种进化过程而形成。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这些美德作为解决人类生存过程中重要任务的手段”[2]。换句话说,在积极心理学家看来,他们所搜集总结的6种美德是基于进化机制普遍存在的。由于上述的6大美德过于抽象不能直接进行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遴选出了24个性格优势分属于6种性格优势之下(如表1所示)。在他们看来,性格优势是心理的组成部分———它是界定美德的,是区分一种美德和另一种美德的途径,也是美德的实现路径和展现。如,智慧的美德可以通过创造性、好奇心、对学习的热爱、开放的视角以及洞察力等这些性格优势来实现的,而这些性格优势都涉及到认知与知识的运用,但各性格优势之间又存在区别。积极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强调,目前的列表当中还只包含了24个性格优势,远远没有穷尽,他们希望能唤起大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兴趣,像DSM和ICD那样,每过几年就修订一次,不断完善。其次,形成了对美德和性格优势的测量工具。塞利格曼等人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法对性格优势进行了测量,一共形成了四种测量工具。第一种是优势行为价值问卷(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VIA-IS),主要针对成人的性格优势问卷,采用5点量表,针对每一条陈述就自己符合的程度作答。第二种是情境诱导优势行为价值问卷(ValuesinActionRisingtotheOccasionInventory,VIA-RTO),这一问卷主要用于人们对于特殊情境下某种优势的反应,用来考察人们的阶段性优势,作为对基调优势的测量的补充。第三种是优势行为价值(青少年版)(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forYouth,VIA-Youth),主要适于10-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条目及语言表述更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第四种是行为价值结构访谈(ValuesinActionStructuredInterview),它是在VIA-RTO基础上改进而成,用其测量优势的个体差异。对于实证取向的积极心理学来说,形成一整套“统一的”概念和“有效的”测评工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明确准确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就不可能将计划进行推广,也不能识别出在今后干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有效因素。所以,能够对概念达成共识,同时制定相关评价工具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