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专业教师深知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可是客观上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来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无方无术,德育渗透能力缺乏,育人工作不是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显得十分生硬,结果虽然尽力边教书边育人,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睡倒一大片。二来专业教师周课时一般都达到12节课以上,备课压力很大,业余时间有点时间还要搞科研和教改,课堂育人工作挖掘的深度不够。三来许多高校都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教师为避免一周跑多次的情况,纷纷采取“少去几次,一次多‘塞’几节课”的措施,许多老师在学校就是在课堂,而一下课就得急着赶班车回市区,因此“一下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情况的确存在,更谈不上深度交流。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部分专业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个性偏激,怀才不遇,在课堂上当众演讲一些另类言论甚至错误观点,对社会的不满一吐为快。表面上看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但却是误导。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听在耳里,存入脑海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育人不如不要。
专业教师忽视育人工作的原因透视
1育人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俗话说“一年数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因此,要让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劳动,其价值却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是隐形和滞后的。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教师也跟着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于是乎对于无明显成就感的育人工作显得有些职业倦怠。
2育人工作尚未完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内在素质以及实际成绩的客观描述和评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核算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论文课题数量及等级来了解教师劳动价值大小,并以此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要求,充其量只是职称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年限规定。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了“十年供销路路通,十年政工一场空”的思想,专业教师既无育人工作的动力也无育人工作的压力。
育人工作尚未真正摆到高校发展应有的地位。问及每所高校的育人工作,他们肯定会表态都是围绕学生的“3个为了”,可是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示范院校建设中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忽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使是师德创先争优专项活动,许多高校也是走过场,一些专业教师甚至把花时间研究学生问题、找学生谈心等当作副业、窗外事,他们只顾上课,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由于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因此专业教师逃避育人工作当然也没有舆论的谴责。
推进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1育人先育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周三学习时间,一方面加大国家法律法规、时事政治、高等教育规律、师德师风等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自觉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另一方面加大教师业务学习,切实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围绕教材、教法等经常集体备课,充分挖掘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做到课堂育人水到渠成。比如医学系教师不仅传授临床技术知识,也应该经常教导学生具有救死扶伤医德的重要性;会计系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做账,还要进行诚信教育,廉政教育。只有广大专业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治学形象,学生才会如专家般敬重、崇拜、接受你,才能形成师生共频共振。当然,广大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外育人讲座或学术讲座,指导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计划,担任分党校教师或党建联系人工作,在实践上切实融入学校育人工作。
2构建专业教师育人工作保障机制。首先是育人工作量的计酬问题。教师也是人,也是靠劳动谋生的“经济人”,因此专业教师的育人工作首当其冲应该与教师物质利益等挂钩,计算工作量。比如课后找学生谈心。以往许多高校评价专业教师工作量的做法是仅仅统计他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育人工作计量不计酬,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育人工作。其次是育人工作的认可度问题。教师又是特殊劳动者,一般文化层次高,精神追求多,注重自己声誉、领导评价等,因此育人积极性又不能完全靠经济杠杆来调节,有钱就做没钱就不做,有时候教师辛勤的育人工作得到领导一句肯定、同行一声羡慕、学生的一点认可,他们幸福指数就会猛增。因此应该给予专业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比如晚上在学校辅导学生回市区的车辆安排,学校在评奖评优指标体系设置上是不是包含了重要的育人元素,是不是在校园规划上考虑建教工公寓解决远水与近火的问题等等。
3营造育人为荣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孤军作战,必须借助于群体力量。既有专业教师、德育教师、辅导员队伍,也要有全体职工队伍;既要环境育人,又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既要保留传统思政工作方式,又要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既有育人实践,也要注意调研总结提炼学校的德育工作新亮点。总之,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育人氛围。
【关于教师育人工作的建议的论文】相关文章:
3.教书育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