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绩效管理思想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传播,绩效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我们可以将高校绩效管理视作学校教学与企业管理模式的相通之处,也可以将这种共同点看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可行性策略。国内的高校绩效管理工作正处于相对平稳的上升阶段,在这个时期,高校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绩效管理方式,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将绩效管理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效率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对比
从投入资源上看,高等教育与社会企业存在很多共同点。在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校方通常会面对来自资金、技术、人力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和困难,即使有了国家的扶持和帮助,高校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与认可。此时,高校与企业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在企业发展前期,由于缺乏口碑,所以很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消费者的认可,而只有经历了这段艰难时期,企业和高校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投入,高校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利用教学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打造,让他们的潜质得到发挥和认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另外,资金投资是保证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启动资金的投入能让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获得基本的温饱,也能让他们更安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可以说,资金和技术层面上的投资让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也让高校逐步进入常规的运转模式当中。与高校不同的是,企业的投资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强调投资利润的最大化。虽然如此,企业和高校绩效管理依然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以绩效管理的方式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带动高校教学及管理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绩效的含义
从管理学的层面上看,绩效是一种预期的工作结果,也是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付出的有效输出。个人绩效的实现是组织绩效实现的基础,将组织绩效细化为每一层、每个工作者、每个岗位的个人绩效时,只有保证体系中的每个成员都达到了组织要求,才能实现组织绩效的实现与整体性提高。简单来说,绩效是对个人工作能力的考核,高校绩效则是对提高高校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这一任务所提出的新的挑战。将绩效管理应用在高校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让高校的教学水平得到增长。
三、高校绩效管理的发展及绩效管理现状
1.高校绩效管理的发展阶段
在萌芽阶段,高校绩效的发展经历了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绩效管理模式无法顺利融入高校教学体系中,许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认可这一评价体系,认为绩效管理模式不适用于高等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缺乏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有关高校绩效管理的文章也寥寥无几,这使得当时的绩效管理工作处于摸索阶段,只能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来获得绩效管理工作的新方向。与此同时,采用高效绩效管理的学校也在实践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让部分学校在中途放弃了绩效管理,回归了传统管理教学模式。发展起步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新型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教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中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此时人们开始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将绩效管理模式与高校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并从企业管理中获取经验,实现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中国化发展。这一阶段,绩效管理尚未在高校中实现普及,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但部分高校的教师已经逐渐接受了绩效管理方法,将绩效管理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方式密切结合起来,并对比和吸收前人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本校实际发展需要的新型绩效管理方式。2000年以后,高校绩效管理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绩效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接受和认可,更多学者开始研究这种管理方式,并将管理模式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针对性管理和趣味化管理。此时,相关文献资料已经增加到了数百篇,专门从事高校绩效管理的科研型人才也逐渐产生,这令绩效管理进入了科学化的发展阶段,也令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2.高校绩效管理的现状
从发展情况看,当前阶段的高校绩效管理处于平稳发展状态,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也扩展到更多的大学。此时,学校将绩效管理与日常工作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整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用绩效的方式来考核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从总体上了解学校在近一个时期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模式的出现为高校评定教师工作效率提供了依据,让教师的工作成果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此时,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有管理模式,让高校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得到了减轻。绩效管理模式下,高校教师的授课工作更像是一种义务而非使命。他们的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会被仔细全面地记录下来,作为阶段及年度考核的衡量标准。此时,部分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绩效和收益,会适当增加教学课时与授课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
四、高校绩效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教师绩效管理
教师绩效管理是高校绩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体现绩效管理模式的价值,就必须将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让绩效较高的教师真正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并真正认识到绩效提高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⑴必须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学校为了培养尖子生,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会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职称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并给予这些优秀教师一些额外的物质补助。这种宣传模式为高校招来了更多的人才,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可这些高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优先考虑这些学校。但是,这种宣传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高校绩效考核的初衷,使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发生转变。此时,一些优秀教师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而这些物质利益让其中的部分教师过分重视物质回报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宣传活动中,这样的奖励方式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误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这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考核标准。可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违背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初衷,让绩效管理模式成为了一种僵化的、片面化的考核标准。可以说,一味地以绩效作为能力考核依据,很容易造成错误工作思想的树立,并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