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构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末期,目前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它是医学由“生物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一医学”模式转化前提下诞生的。这种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社会要素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发展的新模式,赋予了心理学崭新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AlanCarr在《积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学校心理教育不仅要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更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同时归纳出与此相关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优秀品质”。[1]我们当前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反映在重点强调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师会把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心定位于对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

  新生人学后第一项工作就是筛查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分布情况;相关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然而,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着眼点和切人点究竟是哪里,亟待认真地反思。下图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态分布曲线图,中间凸起的部分,代表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反映95%的被试处于平均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群组。通过研究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为“90后”,心理健康水平处于±1.96这一标准差区间。他们不存在严重心理疾患,只是会偶然出现应激状态的心理问题。曲线的最右端表示的是完全健康的人群组,它是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连续变量上的最优值,但是并非是绝对静态的。处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朝向“最优值”水平趋近,其生活难以保持快乐、幸福和积极向上。曲线左端处于“低于平均值”的人群组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但仍然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向曲线右端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实际上我们目前重点控制的是上图中“低于平均值”约2%左右的学生;对于“高于平均值”的学生基本上是不加控制的;对于95%左右的学生更多考虑的是担心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把占95%的学生当成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看待,教育的效果总是事倍功半。通过我们近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应成为学校心理教育方法建构的重要理论,国内称为“幸福学”。高职学生需要成为全面素质的社会人,只有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倡教育积极人生价值观,回归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建构积极心理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维度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高职生教育建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层面上是对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职业幸福感、希望和乐观等方面进行引导。在个体层面上需要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诸如:爱的能力、职业兴趣、职业锚、创新能力、人际交往技巧、敬业乐群以及关注未来、天赋和智慧等因素。在群体层面上着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品质等素养。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维度我们可以得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最高潜能的行为取向,引导他们运用积极的力量实现职业理想、职业需要。据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建构就是要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操作过程“90后”高职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开展竞争,个性独立,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是他们展示自己风采的主要平台。他们希望被尊重,不愿意被强迫接受,厌烦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积极关注:

  第一,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心理体验,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创造勇气和信心,认同高职生的社会角色和成功途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具有幸福感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快乐、满足的主观体验。因此平时学习效率高,在实习实训中,将知识顺利转化为技能的效果也比较显著。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保持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心理品质;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幸福、开拓创新、文明自律的心理品质。高职学生正处于进一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当然那些看似属于“失衡”的现象正是他们不断成长的标志,因为只有出现不平衡才会产生需要形成动机,这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力量的重要前提。

  第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教育主题,强调教育功能既要体现在帮助存在问题的学生获得积极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导那些处于“正常值”与“最优值”境况下的学生学会创造高质量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引领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职业素质。

  第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干预的重点是激发学生身上的潜质;适用于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少部分学生群体。采取的方法是调动学生自身存在的力量克服显性和隐形的问题,形成乐观态度、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以及希望、诚实、毅力等内在心理素养,战胜消极心理。

三、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方法

  创建积极的场域教育“场域”是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创建、弘扬与传播和消费为依托,并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教育“场域”会影响到其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调整自我的行为,以适应外在的环境,通过外在环境影响与个体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使他们有积极的心境、愉悦的情绪以及安全感和归属感,构成一种积极的支持体系。职业院校育人的场域首先是创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等隐性教育作用,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学校场域的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理论的昭示下,我们从积极学生观的角度人手,力图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精神。学校选择了在各楼层的立柱上镶嵌学生的专业艺术作品;在楼梯走廊的橱窗内容全部由学生社团进行宣传美化;在教室侧墙悬挂艺术专业学生制作的大幅主题画框,其中不少作品获得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艺术作品奖。学校还组织学生与所在社区进行了“文明共建”,学生可以定期参加企业、地区行政机构、福利机构以及德育基地的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