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教学角色的转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前必须转变教学角色,明确教学流程,要求学生单独学习后再进行组内、班内交流,最后由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教学活动的起点是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楞次定律》时,如果直接介绍教学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此时可以通过以前学过的感应电流、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等知识引入定律内容,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接着要求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探讨如何通过楞次定律对感应电流的方向加以判断。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并积极参与组内交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问,给予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的学生称赞和鼓励。然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开展班级交流,分享并补充组内交流的成果,解答组内学习中残留的疑问或分歧,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扩展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要给出总结性点评。针对学生没有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深化教学内容,适当指导、启发学生,促进其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和改善。这样教师就成功转变了教学角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生本理念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合作学习。在分组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构建团队,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能力、学习成绩等。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组间竞争与组内合作,所以教学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和角色等,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互相进步,在负责自己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负责自己组内成员的学习。比如,传送带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同学无法理解传送带速度、方向的变化对物体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布置一道经典传送带题目,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答对,教师根据学生解答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总成绩排名。这时,组内成员就需要充分发挥团结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需要向能力较差的学生认真讲解传送带的原理,使其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另外,教师应科学引导和组织,保持高度耐心,慢慢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监督各小组的学习,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
三、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需要适当改变学习方式,将生本理念融入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的学习过程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作为了主体和中心,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这种教学方式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很难区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教师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却没有考虑其是否能高效吸收。为解决该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不能再完全依赖教师或教材,为他们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比如,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先列举一些生活中摩擦力存在的例子,如车轮上的花纹、磁悬浮列车、给二胡的弓上涂松香、车轮做成圆的、用滑轮溜冰鞋走路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自己还知道哪些摩擦力,并让其总结摩擦力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以主动学习的方式取代被动学习,勇于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重视考核方式的优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进步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优化教学考核方式对于渗透生本理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每堂课中融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生本理念的内容与含义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发展性评价。与此同时,对课堂教学考核方式进行优化还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观察学生投入的情感、课堂互动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参与度,将这四个因素作为考核指标。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不局限于传统、陈旧的笔试答题,可以适当引入知识趣味竞赛,或者评价实验过程、展示小组合作成果等。
例如,在学习完《牛顿第一定律》后,由于内容比较复杂、抽象,许多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举办知识竞赛,每组轮流出题,题目与教学内容相关,可涉及重力、惯性等,难易度适宜。教师根据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正确率等评出该堂课的最佳学生与最佳小组,鼓励学生进步。综上所述,在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学目的、教学角色、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教师应当巧妙地运用这些改变向学生渗透生本理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生根发芽。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体会到素质教育的本质。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