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观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在这幅图中,燕子是主体景物,群山、湖面、稻田等是背景,这一点学生容易看出。但是,在对主体景物燕子进行观察时,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好,还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好?学生就难以把握了。这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分别用上述两种顺序进行观察,并说说分别观察到了什么?接着要求学生比较一下,哪种观察方法比较好?(暂不要求作出结论)然后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听罢录音,再让学生作出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再结合课文,学生都能体会到,观察燕子,用由近及远的顺序好,它符合人们的一般观察习惯。
二、比较字词本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用词,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但小学生是难以体会到的。如: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中的痕字就是一例。怎样使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呢?教学时,教者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让学生比较:在这里是用根好,还是用痕好呢?如学生还不能比较得出,教师再启发学生说说:我们在看一样东西的时候,近看时觉得它怎样?(大)远看时又觉得它怎样?(小)提示学生把电线在高处、远处这一因素带进去考虑。通过这样的比较之后,学生一下子就会发现,这里用痕作量词好,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后面写燕子成了小黑点珠联璧合,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而用根则没有这种效果。
三、比较句子对小学生来说,具体与罗唆还不容易区分,把句子写具体有什么好处也不一定说得清楚,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这一句具体描写了在风和日丽的春光里,燕子快捷飞行的情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体会,教者可先出示一个根据原句浓缩成的概括句,即: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那边。让学生将概括句与原文具体句进行比较,看看具体句比概括句多了哪些词语或词组?接着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多出来的词语或词组与描写燕子飞行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具体句与概括句相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还是具体句即原句写得好!与概括句比起来,原句交代了燕子飞行的环境,表现出了燕子飞行时快捷灵巧的特点。同时学生也懂得了,把句子写具体,不是面面俱到地写,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四、比较朗读重读是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朗读技巧之一,但是重读不一定就得用力读,有一种重读法叫做重音轻读,即用虚声来读。这是学生在朗读时容易忽略的。如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氨一句,打了个非常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赞美之情。朗读时,为表达出这种感情,其中曲谱要重读,这一点学生知道,但曲谱要用虚声来读,学生就不明白了。教学时,教师可分别用虚和实两种读法来读,让学生对比体会,哪种读法显得美些?然后再把虚声读法的`要领(一轻二慢)教给学生。通过比较,学生得出结论,还是虚声读法显得美些。因为此时的环境是很静的,如果读得太实,则会破坏当时的静态美。
五、比较写法小学生在描写人物(或事物)的外貌(或外形)时,不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而是从上写到下,面面俱到,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教者应结合阅读教学,多进行一些比较训练,让学生在比较训练中,掌握正确的写法。本文在描写燕子外形时,是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来写的,却没有写到燕子的眼睛、嘴和爪子,学生感到不理解。通过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燕子的眼睛、嘴和爪子的特点不像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那样突出,所以没有写。同样的,翠鸟的翅膀和尾巴的特点也不像它的爪子、羽毛、眼睛、嘴那样突出,所以也没有写。同时学生还懂得了,描写外形、外貌,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方面来写,没有必要处处写到。
【《燕子》比较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3.《燕子》课件
4.燕子作文
5.燕子教案
6.《燕子》教学随笔
7.观察燕子日记
8.燕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