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单阐述“研究型”教学涵义和作用,并提出构建“研究型”教学创新氛围的策略。

  关键词: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主导作用;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实践性。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创新,必须研究“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涵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构建以及创造的过程。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在“研究”,它包括教师的研究和学生的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教,学生在研究中学,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的创新上;同时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即突出学生主体,强调问题中心。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对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型”教学有助于改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理念的全面转变应包括着重实现知识传授向行为引导、能力培养转变;教师单向主导向师生双主体转变;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认识到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针对教师,而且也要针对学生改变单纯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以自主探究、合作、开放、实践的态度,进行研究型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只有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教学相长,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师生观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大大强化,教师的话就是绝对真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教学活动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演化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图景。在这种图景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存在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平等对待学生,没有通过对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探究,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实现了学习观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更富有民主性、平等性。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对于充分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课堂教学中构建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看做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过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扼杀个性的教育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停留在知识的填充,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学而不思。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贵在引导,学生重在自我探究,且教与学的方式呈现多样化,采用讲授、启发、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教学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现实针对性较强的内容采取讨论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研究型”教学还淡化了课内课外的时间观念,教学不再只是课内的事,基于动机和兴趣,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研究为纽带,开展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再只是一件吃苦的事情,学生能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求知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喜悦。并加大学生自学力度,在课内为学生推荐先进的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精心设计作业,规范作业管理,使课程作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学习团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框架里。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组织,使课堂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前人已懂的东西,学生缺乏思考而无力创新。“研究型”教学倡导问题意识,主张在领会把握教材内容,作出主次、轻重、详略区分的基础上,以“少而精”的原则,以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主线,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现实问题切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一方面,重在讲思路、讲线索、讲重点和难点。讲授内容突出“少而精”的原则,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外阅读的内容不在课堂上讲述,变“教材”为“学材”,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尤其注意在课堂上增加行为规范和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四)有助于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具有导向性的功能

  “研究型”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它是一种整体考核和综合评定。尤其运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和价值,并能有针对性地给以具体的改进建议,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特别是完善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和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