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学校实 施素质教育必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眼睛只盯在课外活动上,将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如果忽视课堂教学,就谈不上实质性的素质教育。学生任何一种素质的形成都是 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将是空泛而难有实效的。从近几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看,存在着重视课外而忽视课内的倾向,不少学校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增加课 外活动或是加点音、体、美、劳,把素质教育的实施简单化了,因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此,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课堂教学主渠道。然而,应试教育传统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相当稳固地占据着课堂,主要 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划一要求,轻因材施教。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而首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一 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

  教学观念对授教者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任务观并具体转化为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学 任务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深刻地了解它,研究它,才能使教学有所遵循。

  过去,人们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教学就是智育” ,“教学就是教书”,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是教书育人的活动,它的任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

  要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必须首先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所谓综 合发展涉及到人的多方面素质,体现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它与过去所提倡的“知识型 ”、“智能型”等单一型人才目标是不同的。素质教育要求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规划教学任务,统一地考虑 教学的“传授”、“发展”、“塑造”功能。这意味着,当代教学论不再认为教学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教学的任务还包括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如何做人,这在当代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知识化的社会里是一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不再像农业社会那样自给自足,就能自力更生了。当今社 会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与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就必须要具有互相合作,严于律己,待人宽厚,遵纪守法等等做人的好品德以及惜时守信、能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良好个性。学校教学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并 在其任务中加以强调,基于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加全面,许多国家在80年代的教学改革中加强了情感和品德教育,制定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当然,人们对教学任务的认识是逐步全面、逐步深化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 到,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就要以传授知识技能和教会学生学习为基础,综合地完成多种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讲,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当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 和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任务观,才可能对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二 树立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的观念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主张教师中心,强调教师权威至上;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义”,强调学生自由发展。他们都没有认识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只强调了一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作用,都带有片面性。

  现代教学理论十分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在教 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双方最优结合。因此,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树立“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统一”的现代教学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要使“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统一”的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贯彻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要真正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需要更新传统的学生观,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不能把学生只看成是教育的对象,是被 动的客体,要真正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发展教学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教学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是教学发展的客体,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因此,教 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思索、自己动手、独立学习。

  2.要正确理解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人们长期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误解为课堂上教师滔滔讲说, 向学生灌输知识。于是教学过程变成了“灌——装”的.过程。其实,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而教师引导启迪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 应着重引导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引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由不爱学到爱学,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 挥,还应体现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智慧才能和思想品德,使他们由不会学到会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善于设疑引思,质疑激思,启发 学生动脑思考。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 树立正确的教学发展观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讲到教学中的发展问题,即使是讲到,也比较片面,又缺乏必要 的措施。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赞可夫说:“要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杜殿坤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第21页。)“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集体主义思想。 ”(注: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赞可夫上述教学与 发展的观点是科学的。教学改革应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

  要做到这点,首先,在教学思想上要摆正教学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既要立足于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教学,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教学既传授知识技能又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要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树立综合的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看法。不同的教学质量观对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就有不同的评 价。

  传统的教学质量观,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是“考试的分数”, 是“升学率”。这种教学质量观也是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考试分数”、“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由于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为全面,所以对教学质 量的评估也发生了变化,应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管理质量等。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 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的观点。因为只有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 集中表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如何,都是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形成有关,并最终都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上。

  2.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该是坚持“两全”的质量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培养优秀学生,使之迅速成才,也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3.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该是把它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学校各个方面的人员的工作质量联系起 来加以考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作出准确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教学改革上,而教学改革必须以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 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为前提。

【浅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西部山区教师观念的转变论文

2.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论文

3.观念的转变教师随笔

4.古今女性审美观念的的延续与转变论文

5.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论文

6.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论文

7.引入作业观念的论文

8.现代人观念的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