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固然是外部环境驱动的结果,但是产业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其生成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要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形成的微观过程,就要深入研究集群形成的外在条件与内在逻辑。根据集群分工与内在制度的演进,可以认为集群本质上是由基于外在条件的“偶然事件”启动其内在逻辑而自发地生成的。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成机理;外在条件与内在逻辑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产业集群就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地,以其独特的组织形态赢得了原子式竞争中单个企业很难获取的诸多竞争优势,如市场议价优势、区域营销优势、融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信息获得优势以及研发创新优势等。加之产业集群便于进行行政区划管理的区域性特征,各国各地政府无不对产业集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业集群一时甚至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代名词。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纷纷设立工业园区,进出口加工基地等,尝试提供各种政策倾斜以培育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政府行为卓有成效,但是也有不少政府最终徒劳无功,行为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显然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期望能够通过对集群生成机理的探索得出有益的政策启示,科学引导集群的生成与发展。
考察已有文献,国内外很多学者纷纷从外部经济、交易成本、创新空间、网络组织、弹性专精、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集群现象,但这些分析大多揭示了集群存在的合理性,说明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动力,属于事后分析和静态分析,不能动态地说明一定区域内企业从零到有的集聚过程。有的文献试图从集群形成的初始状态探讨起,阐述了集群生成的外部条件,但却未曾深入研究基于外在条件的形成机理,将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认作形成机制;有的文献则用集群的发展机制代替形成机制。这种分析缺少对集群形成的全过程和动态性透析,且视角单一,往往把特殊当作一般,理论包容性不大,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解释缺乏普遍性。还有一些文献对集群的成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但大都是基于外部特征的描述,这有别于形成机制的讨论。
目前,对于驱动集群形成的动力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些产业集群是依靠政府规划和引导而形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由市场方式自发地形成的。由于政府推动性的集群最终是基于企业的行为选择,产业集群是由某些“偶然事件”(如新技术、新市场的发现、制度变革、其它集群或者大公司的生产转移等)通过外在条件触发其内在逻辑而自发地生成。
一、产业集群生成的外在条件
(一)外部环境的胁迫
归根到底,产业集群这样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催生的。组织的生存是基于其承载内容的,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要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在过去经济技术环境比较稳定的年代,市场需求乏变,企业通常进行的是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因此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
大企业从内部整合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了与其他企业协调分工的交易成本,也便于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设施的重复建设,从而获得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非常迅速,信息的获得壁垒越来越低,组织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信息资源以及知识资本,顾客需求偏好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且多变,产品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需要采取柔性制造方式来响应环境变化,但是限于当前技术水平,企业尚不能通过实现技术上的柔性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只能通过重构组织形态寻求组织上的柔性以实现柔性制造。
此外,物质资源的日益匮乏也改变着组织的竞争范式,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自身能力约束时,企业不得不选择建立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合作行为,跨越自身边界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得1+1>2的效果。于是产业集群这种弹性专精的生产组织形式就应运而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合作行为可以及时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地与上下游的不同合作伙伴进行生产组合,这种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新型的制度安排比缺乏弹性的垂直一体化和远距离的企业战略联盟更有效率。
从外部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内部看,在集群内部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从而形成范围经济。这种有效率的交易结构和制度安排也解决了因分工内生演进所造成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它没有市场制度较高的交易费用,但又保持着市场的灵活性;没有垂直一体化组织的高昂成本,但又具备企业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兼具了垂直一体化的科层组织与市场交易的制度优势[1]。
(二)区位指向的资源禀赋
为什么产业集群能够在一些区域萌生并发展,而在另一些区域即使政府有意给予政策扶持也很难培育起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呢?原因就在于产业集群的自发萌生是区位指向的[2]。区域在集群形成之前,通常已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不但包括物质性资源禀赋,还包括市场特征、初始的制度存量以及本地的社会资本等非物质性资源等。主要有:(1)要素禀赋。由于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资源的供应是否便利。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会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集聚,要素禀赋成为区位最初吸引企业进入的显性要素。(2)本地需求。本地需求直接决定了当地对集群初创企业产出的吸纳能力,也缩短了企业和客户的市场距离,节省了大量的流通费用。本地需求也深深影响着企业认知与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企业对周边需求状况最为敏感,产品在本地成功,所获得的肯定和掌声最大;文化与地缘的一致使沟通的误差降到最小;直接面对客户可充分掌握客户的处境与偏好,了解他们的精细需求,应对本地需求所需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更低[3]。这些都是区域内初创企业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3)政府在当地的制度供给。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之前的初始制度存量是区域内交易制度演进的起点。当地政府如果能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有利的制度保障,创建安全法制、公平有信的本地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那么区域内就会存在更多的获利机会,区域进入障碍较低,区域对初创企业将更有吸聚力。(4)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资源也是诱导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熊比特认为企业家在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货源、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4]。外部环境的胁迫会改变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决策行为,因此,企业家通常是响应环境变化的号召者,很多集群的形成始于企业家的某一成功决策,并且区域内初始创业者成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创业行为在区域内的扩散,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5)本地根植性的产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通常存在很浓厚的产业文化氛围,很多地区在形成集群之前,那里的家家户户就曾出现过大面积的作坊式生产,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非常了解和热爱,大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对产品的技术、市场信息津津乐道,行业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关系,大大减少交易费用,使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深度劳动分工得以执行。这些资源禀赋通常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它们都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和低流动性特点,难以通过要素市场公开获得,属于本地特有要素;二是这些低流动性要素因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而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吸引其他可移动的要素向该地聚集。因此,拥有这些资源禀赋的区域就有了区位“粘性”,进而获得区位要素优势落差,随着时间的累积,势必会首先形成企业的物理集聚现象。
(三)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区位禀赋的先天优势使空间在分布上并不是均质的,某些空间具有“粘性”,能够吸聚企业形成物理集中,但企业的集聚最终能否形成精细的分工协作网络,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还要取决于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实践表明,日用消费品、配套产品、电子产品生产和商贸领域等产业容易形成集群。因为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本的要求都不高,进入壁垒较低,容易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此外,集群产品通常也要具备产品技术上的可分性,产品的实效性和与艺术性等特性[5]。只有当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划分为明显的若干道程序时,才能够对其各道程序实行专业化分工,进而可以考虑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假如生产某一产品的各个工序在技术上联系过于紧密,那么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生产(而不是不同企业分工合作)将是最优选择,这一产业相对地不适合形成产业集群。产品的时装性和艺术性则要求企业采取柔性制造响应多变需求,在这种环境要求下,才存在形成集群的必要性。同时,产品也存在更多的差异化机会,避免集群发展过程中众多同类企业陷入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