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时间:2021-08-31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 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比较阅读主要包括文本内比较、跨文本比较两种类型,并对这两种类型的比较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

  文本内比较 跨文本比较 阅读能力是初中生语文能力的核心。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迫切需要教师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比较”就是诸多支点中的一个重要支点。比较阅读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深刻性等显著特点,它可以选取的比较点有很多,能突破文本的局限性,进行跨文本阅读,突破传统教学思维。随着比较的深入,文本中的很多传统阅读教学视域下未涉及的内容被挖掘出来,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更深刻,能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比较阅读主要包括文本内比较、跨文本比较两种类型,前者属于浅层次比较,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需要具有跨文本的思维。

  一、文本内比较

  文本内比较是指立足于文本本身进行比较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比较的侧重点在于文本内的句子比较与写景比较,文本内比较点如何抓,具体还要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展开。下面?P者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简述文本内比较阅读教学。

  (一)比较句子,含英咀华

  句子是文本的外衣,透过语言的外衣有助于我们深入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思。在朱自清《春》这篇散文的文末,作者运用了三个比喻句作为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句就值得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这个比喻侧重于表现春天的“新”;“春天像小姑娘”,则侧重于表现春天的“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侧重点则在于表现春天的“力”。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突出春天之美,避免单调感。三个比喻句又构成排比,水到渠成地突出文章主题: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句子,达到含英咀华的效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二)写景比较,情景相生

  一般来说,文章离不开写景,教师引导学生对写景的句段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般的写景方法,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春》这篇散文,有这样一段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段写景语段虽然不长,但是可选取的比较点有很多:写桃树、杏树、梨树,虚实结合,由眼前之景展开联想,“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再写花下,侧重于写动,动静结合;又从侧面来写花,从多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跨文本比较

  跨文本比较是指阅读教学突破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对文本进行延伸,可以是教材内文本比较,也可以是基于文本的拓展比较。一般来说,可以从主题、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

  (一)主题比较:同中求异

  主题比较是从文章主题的角度进行比较,通过同一个主题文本的比较,寻找两篇文本的不同之处。基于主题的比较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教材文本主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求异阅读思维的培养。

  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朱德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邹韬奋先生也写了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也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通过对母亲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赞美。这两篇文章的主题相同,都是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不同之处:《回忆我的母亲》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进行选材与写作;《我的母亲》则通过撷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形象。此外,《我的母亲》在思想主题方面还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被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教师通过主题比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写法比较:触类旁通

  写法比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从分析写法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将写法相同的两篇文章或者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强化学生对某一种写作方法的认识,体会该写法的独特效果,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这种写法进行写作的意识。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形象以象征意义,反映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地叫喊的形象,来欢呼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除了象征,课文还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为了强化学生对象征、对比修辞手法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例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先通过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枝丫聚拢等特点;然后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再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该文与《海燕》在写法上具有很大的相同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写法,必然会强化学生对象征、对比等手法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这两种写法的内化,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语言比较:文采飞扬

  语言比较是指从文本语言风格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了解语言多样化的风格。语言风格比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优化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语言风格产生的不同效果。语言风格的比较,既可以对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

  例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小说通过夸张的手法,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收到了卓越的幽默讽刺效果,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精妙传神的语言风格;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也具有相似的语言风格,小说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忠实走狗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这两篇文章通过幽默的语言进行讽刺,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比较”的支点,将文本阅读不断向纵深处推进,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实践,不断探索比较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寻找并优化“比较点”。比较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2.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4.关于初中语文“以问导学”教学策略初探的论文

5.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论文

6.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7.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论文

8.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