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生产发展前景论文

时间:2021-08-31

  1有机农业内涵与基本原理

  有机农业有别于化学农业和传统农业,但又源于自足的传统农业[2]。有机农业即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精髓,有机农业积极提倡系统内部的自然循环,反对转基因改造技术[3]。有机农业在哲学上强调“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天人合一,物土不二”,适应自然而不干预自然,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追求生态的协调,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可见,有机农业是产生于一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一种符合现代健康安全优质理念要求,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激素、饲料添加剂和转基因品种等生产资料,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农业原理,吸收了传统农业精华,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农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护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

  2.1建立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利用体系的原则

  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尽量不从外界购买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质。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养物质高效、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这样既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避免了引入外来物质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2.2培养健康的土壤的原则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中心。没有健康的土壤是无法生产出好的作物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法都立足于土壤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有机生产中施肥技术与防害虫技术,虽然效果没有传统农业生产中那么明显,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土壤的健康是有利的。

  2.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传统农业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这样造成对环境破坏与农产品污染的同时,也耗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而有机业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来为作物或畜禽提供养分和食物,这就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人类也是一大贡献。如,有机农场经常利用轮作与套种等方式种一些紫花苜蓿或其它豆科植物,这些作物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把空气中的氮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然后被作为绿肥来使用来为其它作物提供养分。

  2.4根据动物行为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管理的原则

  有机农业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牲畜,要把牲畜看作人类的朋友,在有机养殖中要为牲畜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牲畜能够按照其天生的行为习惯自由地生活。这样喂养出牲畜质量更好,最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2.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的原则

  良好的有机生产体系是种植与养殖共同发展,这样就以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来生产有机肥。在设计养殖的规模大小时,须根据种植作物土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牲畜产生的粪便正好满足种植的需求,有利于有机生产系统内物质与养分的循环,保证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2.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益虫总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只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虫害的。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治理虫害的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如利用轮作,使对于某种作物寄生性强的害虫不能长期生存;引入天敌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栖息地,使其能够消灭害虫等。

  2.7生产高品质的食品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的原则也是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食品,如果因为产品是有机的而外观或食用品质不好,也很难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有机食品的品质。

  3有机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具有战略意义: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有效缓解其生产过程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所造成的能源危机;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虫草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耕作与合理利用资源,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②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机食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的问题,并有利于妇女加人到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有机食品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更强的竟争力,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还将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增产不增收问题。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可促进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扼制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库[4、5]。四是有利于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资源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

  4.1稻田养鸭共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1]。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棚鸭和圈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露宿饲养的饲养方式),经历了大约400年的发展。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