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最佳方式探讨论文

时间:2021-08-31

  人类必须的三大生活“吃住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侧重顺序也将发生根本变化,随贸易、旅游、交往等的发展和频繁需求,人们对出行交通的便捷、舒适、安全及准点率均寄予厚望,但随之出现的大量交通堵塞、航班延误与人们的意愿背道而驰。并且结合能源危机、环境保护呼声的日趋高涨,未来出行究竟哪种方案既能更节源环保,又能更易被广大民众所选择,为未来的相关决策调控作参考,在此值得预测探讨。显然,出行分长途与短途,而在快速长途行程前、后也均需通过短途的换乘方式,并且该短途换乘方式的选择往往会在整个行程的时间中占取相当比例。而单独的短途行程又与该短途换乘存在完全类似的方式。所以为表述方便,在此,就按长途行程和短途换乘两大方式来讨论。

  一、长途行程的方式

  长途行程的方式虽有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多种。针对远程,在此主要讨论飞机与火车的比较。对于旅程超过1000公里时,目前人们较多地选择航空。但随着高铁的发展,该选择将有改变的趋势。目前民航班机的飞行时速大约为800公里/小时,加上起降时间,特别是登机前的一系列安检手续等,所以从进机场到出机场扣除空中飞行时间就要化去约3个小时。即航班行程的实际时速随旅程的不同需打一个较大的相应折扣。

  对于火车,目前高铁动车组(高速轮轨列车时速)已可达350公里/小时。而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为430公里,目前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在日本山梨县载人实验运行中已达580公里/小时。据分析,磁悬浮列车是借助于电磁力将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方,由于没有车轮与轨道接触所带来的阻力,在高速行驶时就像一架超低空飞行的飞机,预估时速可达600~1000公里。但由于存在地面空气摩擦阻力,按车辆动力学,空气阻力随行驶速度成二次方增加,而为空气阻力所耗功率将随行驶速度以三次方倍增加,所以地面稠密的大气层将使行驶速度超过一定值时,其能耗、噪音会急剧增加,难以被市场所接受。

  据分析,理想的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理论极限速度接近于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2.844万公里/小时),即真空管道磁悬浮的运输时速可达2万公里。乍一听,这确如同天方夜谭,可以想象,如此高的车速,即使列车能达到,乘客也会因各种因素而难以接受。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美国、瑞士、中国3个国家正在研究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由于美国搞的是高真空管道交通,而瑞士是把真空管放在地下隧道中,两种方案均存在成本、难度极高,使其难以进入实际应用,所以美国和瑞士还处于理论阶段。而我国采用了降低要求和分步实施的方案,使该项目能尽快进入试验阶段。即将管道内只降低约0.5个大气压,以适当控制其成本,来较大地减少空气对机车的阻力。而时速提高又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采用普通真空高铁,使时速达到500~600公里,技术上预计10年可达到运营要求。第二步采用低真空磁悬浮,使时速达到1000公里以上。第三步采用高真空磁悬浮,时速可望超4000公里。

  为保持真空管道内相应的真空度,管道与管道间的接头处必须密封严实,管道沿线需有多个抽气泵站。并还需为维修、检查等情况时预留其可打开的通道口,而这些通道口在正常运行期均为密闭,确保不漏气。更难的是在沿线各车站车辆进出的管道处也需实施防漏气密封措施。另外,在管道中虽是真空状态,但在其中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内仍须保持适宜人乘坐的大气环境,因此车辆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据分析,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与现有磁悬浮列车相比,主要增加真空管道的造价,但运行时由于减少了空气阻力,将极大地减小其能耗费用。按理论计算即使时速达4000公里时,其能耗也不到民航客机的1/10。

  可以想象,如能使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1000公里(常人可接受的范围)以上,民航就有被淘汰的趋势,这对民航业可能是一种不中听的打击。但是世界的石油资源终将趋于枯竭,并随着现已可达到的高铁时速350公里和磁悬浮时速500公里的进一步实施推广,人们对民航的选择将会从旅程1000公里提升为2000公里以上。更可以利用卧铺在车上睡一夜,早晨到达目的地正好办事。而从节能要求来说也更应提倡人们采用能耗低的交通方式。针对节能环保要求,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国家对铁路运输业与航空业的建设投资应有相应调整。

  但再结合太阳能技术发展,在此也对飞机能耗的改进提点技术设想:根据飞机航行时要求在天气睛好,即基本在烈日当空下飞行。而庞大的机身、机翼等部位上若能覆盖一层太阳能电池板,按空气动力学将太阳能电池板定做成与其机身、机翼等部位的弧形类似形状。如此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高空烈日下将能接受大量太阳能用作发电。即成为太阳能与发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飞机,如此,即可适当减小发动机功率和油箱体积,适当增加蓄电池。而覆盖在机身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可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以减少客舱的空调能耗。由于太阳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用之不竭的能源,一架太阳能混合动力飞机所起到的节能减排效果能抵于几十辆电动汽车。有关科研机构应尽早对其实施有所计划。

  二、短途换乘的方式

  短途换乘主要在城市区域内进行,要求以交通畅通为前提。但由于我国城市人均可用交通资源(据分析比发达国家相差十几至几十倍)甚为紧缺,并随城市人口扩展和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和交通拥堵正日趋加剧。为此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各种交通问题的长期观察和结合相关理论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改善交通必须从提高汽车对交通资源的人均利用率和改进交通服务设施两者双管齐下地进行。并对此具体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由于实施中涉及到汽车制造、交通管理等多个专业,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调而存在相应难度。但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牵扯多方利益而阻碍城市发展的交通难题,相信通过各方多种呼吁,政府必能尽早研究实施。如此各种短途换乘方式在交通畅通前提下就能真正被各类人群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