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钢琴教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作曲技术理论,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可以促进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所以,在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地运用作曲技术理论,充分发挥这些理论知识对提升钢琴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的原则,并且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作曲技术理论;创新意识;钢琴教学;应用
作曲技术主要是针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构成方法进行研究的一种技术,此技术还会延伸到音乐作品的风格形式与题材等。一般状况下,作曲技术主要是由四门课程组成,其中包括配乐、和声、复调与曲式。作曲技术是对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与学习的关键性基础,另外其是积极地开展音乐创作的必备方法,作曲技术理论也是钢琴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也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教师指导实践的原则
对于作品技术理论而言,其会涵盖许多复杂的科目。所以,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钢琴技术水平,那么就必须要全面地了解作曲理论知识,对此方面知识掌握的越多,那么教师就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相关知识融入到钢琴教育教学中[1]。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并且指导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然后在钢琴练习课程中充分关注此方面的知识,对相关知识给予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钢琴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提高理论知识储备的原则
为了可以在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作曲技术理论,使得二者可以达到完美的结合,就要使得学生具备扎实的作曲理论知识,要有着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当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那么钢琴教师就要使个人的钢琴教学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使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得到逐渐扩充,积极地提升个人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在传统的钢琴教育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却对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少之又少。但是目前,此种教学模式已无法充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所以教师就要提高个人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将其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的钢琴教学质量。
(三)形成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为了可以在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合理地发挥作曲技术理论的积极作用,那么就要努力把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发展成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借助于个人的教学经验,通过口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作曲技术理论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偏低,教学氛围并不积极,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就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全面地讲解作曲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将其和不同风格形式的作品进行有机融合,发展成为完整的教学体系[2],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曲式结构类型的应用
所谓的曲式,即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其主要是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音乐的主题与曲式结构的原则等。在对钢琴曲式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就能够把握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其主要分析音乐作品的主体与组织规律等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在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后,能够全面地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所以,在高等院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曲式意识,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曲式结构的理论知识,然后再掌握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最终能够正确地演奏音乐作品。在曲式结构教学中所涉及的'步骤主要如下: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曲式结构的基础知识,借助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其相应的乐节与乐章[3]。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乐段理论知识,帮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乐段的深入分析,准确地找到乐感,在学生获得乐感后可以对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进行处理,可以准确地划分乐段,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系统性地讲解曲式结构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有关知识。
(二)和声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的和声,即为不少于两个的不同音根据相应的法则共同发声,最终所构成的新音响组合[4]。其主要涉及到和声规律和弦结构等相关知识,而且也会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与价值。当前,针对和声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于和声织体以及和声的选择。其中对于和声进行选择时,教师首先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进行准确判断,这主要是由于对于不同风格作品而言,会选择不同的和声。以流行音乐作品为例,其朗朗上口,节奏相对较快,因此在和声时就通常都会添加一些附加音和弦,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在和弦根音上加上六度与大二度的和弦。所谓的和声织体,即为和声运动形态以及结构形式,在高等院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声织体的结构形式与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地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可以基于对和声织体的了解,顺利地完成对于音乐作品的连贯演奏,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三)配乐法在钢琴教学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相关专家与学者通过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并分析了配乐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不同的乐器而言,其也具有不同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相比,钢琴的音色具有独具特色的辨识力,与此同时,其音色较为独特,于是在音乐世界中还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审美价值。由于音乐作品可以利用音色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因此,其具有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表达的作用。钢琴的音域主要包括6-7个八度,由于音乐作品会借助于钢琴实现良好的演奏,充分表达出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都要重点地为学生介绍音色的相关知识与要点,要为学生详细地讲解钢琴音域范围内各个音色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钢琴的音色,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感受,并且表现主义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四)复调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复调的旋律中包含很强的格律感、逻辑性,其相互实现融合与连接,可以表现出较强的秩序性。借助于复调练习以后,学生必须要实现大脑、手与眼的共同运用,会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复调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与单声部的演奏相对,复调对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学生在演奏复调作品的时候,必须要将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感官进行充分的调动。复调音乐主要是相对于主调音乐而言的,主调音乐具有比较显著的主旋律,在此织体中全部的其他成分都要服从于主旋律。和声、低音与节奏等都要为主旋律提供服务,并且音量也必须要低于主旋律,因此,主旋律一直要保持比较明显的地位。与之不同,通常状况下,复调音乐主要是由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旋律共同组合形成的[5],彼此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复调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听觉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手指控制能力。所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复调理论知识的详细讲授,使得学生能够对复调作品进行良好的演奏。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的音乐课程也由原来的单一、简单方式逐渐转变为综合、多元化的方式。所以,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的潮流,高校的音乐教师也要实现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改革,要在钢琴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作曲技术理论,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合理迁移,帮助学生学会对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把姝艳.探讨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7,(07).
[2]张沛巍.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09).
[3]周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J].音乐创作,2017,(04):172-174.
[4]胡佳.作曲技术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复调音乐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13):176.
[5]董凡菲.论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37(14):176.
【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