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的产品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处于发展阶段的增强现实技术,虽然在显示技术、空间识别与建模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但面向产品检验场景时,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解放双手、自动识别、虚实融合、实时交互、可视化等功能优势,同时在操作界面、人机交互、现场辅助、远程指导、工作记录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在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等进行阐述的同时,分析了产品检验信息化管理对新技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产品检验信息化管理应用建设,从而为企业的产品检验信息化管理应用开拓一条全新的途径,使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走上更加快速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产品检验;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信息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信息管理系统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决策水平和各项工作的完成效率。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高效运行和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部分企业已在逐步推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其在工作中的应用,但很多还是以通用计算机为平台的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以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移动设备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始引领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潮流。新兴信息技术和设备具有较强的共享性和移动性,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产品检验是指通过相关工具和仪器仪表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特定的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规格的过程。检验是产品研制和生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输出产品满足要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企业产品检验工作通过不断挖掘管理和技术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多和制造技术的日趋复杂,以人力资源投入为主的传统检验模式在检验效率和结果科学性方面早已无法满足需求,而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因其可视化和便捷性程度低限制了信息化手段的普及速度。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高新技术手段,研究高效智能工具,构建应用便捷、数据贯通、业务融合、全过程管控的产品检验现场支撑应用,形成强大的现场支持能力,全面提升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新兴的技术,具有可视化程度强、方便快捷、成本和研发门槛低、应用范围广等显著特点,非常值得我们探索其在企业产品管理中的应用。

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它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信息。增强现实技术本质上是数字媒体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交互,它把现实变成一个巨大的电脑屏幕,提供了便携的计算机运算效果,是一种新颖、亲密、自然、虚实结合的人机交互方式,被认为是未来最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现状

  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企业级应用和消费级应用两部分。企业级应用有智能安防及军事、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汽车安全等。消费级别应用有教育培训、立体营销、互动娱乐、智慧的旅游等。谷歌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谷歌眼镜”的增强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以色列陆军C2SystemDepartment向微软购置两部AR眼镜HoloLens,用来帮助军队训练战术。富士通公司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自身的设备点检,工作人员可在作业现场快速调取作业数据,实时录入各类信息,查询历史库存水平。我国某科研机构曾推出了一款“设备操作智能眼镜“,在触发指导程序后,可在实际场景中呈现包含视频、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指导信息。根据摩尔定律以及现有制造工艺的发展情况来看,预计2020年,稳定支持AR计算、续航等能力的硬件设备将基本达标。同时,随着作为增强现实技术底层实现的人工智能技术亦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现实技术必将迎来发展和应用的爆发期。

三、产品检验管理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分析

  (一)产品检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生产的重要手段。根据规定,检验主体根据合同及产品技术文件等对产品进行检验。若发现产品质量与有关要求不一致时,检验主体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生产部门等单位,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总结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产品再次不合格的概率。随着企业产品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研发生产逐步向数控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生产效率提高很快。相应的',产品检验工作突出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大量的检测输出数据由人工纸质记录,保存检索不便,查询统计、历史分析复杂烦琐,效率低下;二是检验现场由人工判定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检验项及检验标准庞杂繁复,体量巨大,极易漏查或出错;三是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工具对检验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进行体系化记录、控制、分析、评价;四是市场上存在的信息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便捷性差、实时指导性弱和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率和普及程度。

  (二)产品检验管理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分析

  一是数据融合,检验信息实时呈现。应用智能眼镜的图形识别、智能感知等技术,快速识别产品,将产品图号、基础参数、生产部门、检验项目、检验标准等信息有效融合,动态呈现检验清单,建设作业现场支撑服务能力。二是规范业务流程,统一检验过程。应用智能眼镜的实时监控、视频穿透、远程支持等方式实现检验现场的远程督导、检验过程的多方式记录及跟踪。有需要时可申请远程协助,指挥工作人员统一完成各类检验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实现检验资源的申请和调配,同时规范现场检验流程,提高检验的规范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