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之声广播稿

时间:2021-08-31

  广播稿要避免连续出现仄声字,平仄声要互相交错、配合得当,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园之声广播稿例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校园之声广播稿(一)

  一方斗室,传一个声音。

  一片乐土,圆一个梦想。

  用心传递爱的声音。

  用爱倾诉青春的心声。

  用心吐字,用爱归音。

  这里是黄土梁子初级中学 “校园之声”广播。

  今天是20**年**月**日,星期二。我是主持人:张晓,欢迎大家准时收听“校园之声”广播。

  欢迎收听《中学生活》栏目

  心理健康教育   摒弃自卑,崇尚自信

  在我们日常心理活动中,有两种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两种心理就是自卑和自信。自卑和自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自卑心理是消极的心理,自信心理是积极的心理,我们要摒弃自卑,崇尚自信。

  什么是自卑心理呢?我先举个例子。

  【案例】自卑使她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

  有一位女同学姓凌,她是某中学高中学生。在学校里,同学和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首先是长相不如别人,既而是体育不如别人,文艺也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唯一的优点就是学习成绩好,但她又觉得成绩好是自己“死用功”得来的,随时都会有下降的可能。因此,她上课从不举手发言,集体活动从不出头露面,怕出洋相,怕别人笑话。有时,看到其他女同学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样子,她非常羡慕,甚至嫉妒,因而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了,常常闷闷不乐,独自发呆。因此,同学们都觉得她冷淡孤僻,渐渐便很少和她交往。

  高三时,虽然她学习成绩依然很好,但她却越来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产生弃考的念头。后来,在老师、家长的劝说、帮助下,她勉强填了一个很低的志愿。结果她以很高的分数轻松过关。本来完全可以在重点大学深造的她,却只能读一个普通的大学,在心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同学们提到她时无不摇头悲叹,为她感到惋惜。

  凌同学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卑心理。其实,在班上不知有多少同学羡慕她,羡慕她学习成绩好,把她作为榜样来学习,可是,这位凌同学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没有去感受别人对她的羡慕,而只看到自己长相不如别人,继而泛化到其它方面。实际上她的长相也不是她认为的那样难看,只是她过分夸大了自己的这种感觉,而且又由此推及其它,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由于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平时怏怏不乐、郁郁寡欢,最后,导致了她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给人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所谓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从字面上看,即“自以为卑”,自以为“不行”,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行。心理长时间地处于自卑状态就会形成自卑感。所谓自卑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自卑感不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

  自卑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表现形态呢?

  自卑心理的产生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自身内在的心理根源,它的表现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中学生中常常有下列几种自卑心理的表现:

  第一,自惭形秽。所谓自惭形秽,是指因某些条件差,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担心自己被别人瞧不起,自愧不如别人。有些同学,因为个子矮、容貌差、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等原因,担心自己被别人瞧不起,因而怕与别人交往,怕抛头露面,于是变得沉默寡言,郁郁不乐。

  有的同学个子矮,集体活动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心理总感觉矮人一等。我们都不可能长得象姚明那样高2.26米,个子高有个子高的优点,个子矮有个子矮的长处,姚明个子高你让他去踢足球行吗?占旭钢个子矮,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世界举重冠军。有两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叫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潘长江个子矮,但他说,个子矮怎么啦,个子矮是精品,浓缩的是精华。邓小平个子矮,但他被世界上称为“东方巨人”。

  有的同学因为家境贫困,吃的没别人好,穿的没别人好,用的没别人好,自愧不如别人,既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案例】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河南镇平人,是一位寒门学子。读高中时,为了省下一元钱的路费,他每周徒步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80多公里。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张保庆被困在学校里,无法回家去取下一周的口粮,正当为一周的生活发愁时,见到父亲满身皆雪地来到学校,说是专门为送白薯而来的,张保庆看着父亲一时泪如雨下,父子俩相抱痛哭。艰苦发奋的他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大学四年,他全靠国家一个月18钱的助学金才完成学业。

  张保庆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家里贫困而产生自卑,在他看来,贫困有时候也是一笔财富,是激发他学习的动力。由于这种良好的心理,使得他的学习成绩在高中时期始终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学生,平时和同学们比的是什么?比的不是吃、喝、穿、戴,比的应该是学习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自暴自弃。所谓自暴自弃是因一时的失误感到再也没有指望了,悲观失望,从而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比如考试考砸了,对待这个问题,心理状态不一样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消极心理状态的人会从自信一下子跌入自卑的低谷,感到再也没有指望了,自己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从此,胸无大志,学习上马虎放松,自暴自弃。积极心理状态的人会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考试失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要从失误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补缺补差,以利再战,千万不能一蹶不振,产生自卑,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于避免遇到困难,都难以避免遭遇失败,在困难和失败面前,积极的心理应该是敢于面对失败,努力克服困难,毫不气馁,勇往直前,走出心理的低谷。

  第三,自我埋没。所谓自我埋没是指没有勇气承担自己事实上能够承担的任务,从而使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可怜和可悲的境地。自我埋没,是指自己本来有这种能力,只是不敢或不愿意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时间长了,内心里产生一种惧怕感,久而久之,自卑感也就产生了。

  比如,学校要举行元旦文艺晚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特长,会唱会跳,你就要勇敢地站出来,毛遂自荐,代表本班去参加。特长需要在活动中锻练、提高,锻练一次就会提高一个层次。你有某方面的特长,就不要埋没自己,仅有的特长埋没了,慢慢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导致自卑。我们不要做埋在土里的金子,要把自己挖掘出来,展露出来,找到自己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埋在土里的金子无异于一块顽石。

  引起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比如自身条件的缺陷,有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淡漠紧张,性格软弱等等都可以使人产生自卑。

  这里我要特别跟大家说一说人际关系的融洽和淡漠给心理带来的影响。关于人际关系,前面我已经跟大家说了。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种: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学关系。特别是同学关系,如果你不能和同学们处理好关系,把自己游离于同学们之外,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同学们当中,你就会感到很冷清,很孤独,很痛苦,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也是一样,如果处理得不好,你会很压抑,很苦闷。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卑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沉重的精神压力,它以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而告终,自卑无异于自毁。自卑的人往往自以为被人瞧不起,显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瞻前顾后,从而造成事实上的被他人冷淡,而别人对他们的轻视态度正是由他们的自卑和逃避行为造成的。他人的轻视又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如此必将形成越来越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自卑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发展,这样的消极心理我们一定要摒弃,摒弃自卑就要崇尚自信。

  紧接着我给大家讲第二个内容:崇尚自信。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奥秘。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的一生始终充满着自信。

  所谓自信就是相信自己。I believe myself!(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进步,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是很想自信的,可是我自信不起来呀,我学习成绩又不好,我笨,我没有别人聪明,别人都考取了重点高中,而我只考上了普通中学,以后,我还不知道会咋样呢?其实,这些心理都是源于不自信,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不聪明,认为自己的智商比较低。实际上,我们都不笨,智商都不低,之所以出现差别,是因为我们不够自信,不够努力,或者说没有科学地去努力。

  【案例】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天,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中学。这位心理学家是被一位年轻的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请来的,年轻的老师刚刚接手了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他请心理学家来是想让心理学家到他所教的班级去看一看,哪些同学具有发展的潜力。心理学家在班上稍加观察后对他说:“你班有五名学生很有潜力,三年后肯定能考取大学,如果努力得好还能考取重点大学。”班主任对这位心理学家说的话半信半疑。一方面,出于对专家的尊重和信任,他相信专家的话是有道理的;可另一方面,他对这五名学生的情况有些了解,除一名学生入学成绩排在班上前十名外,另外三名学生中等,更让他困惑的是其中有一名学生入学成绩在班上是倒数。他左思右想,无法解决自己的疑问。最后,他抱定一个主意:等着瞧吧!

  从这以后,他特别留神这五名学生,不时地向他们投射期望的目光。有时,站在他们身后看他们怎样做功课,有时询问他们在家里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日子久了,这五名学生发现老师对他们另眼看待,特别关心。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们暗暗下了决心:加倍努力学习,超过其他同学。一年过去了,这五名同学进步极其明显,那名倒数的学生也变成了中上等。高考揭榜,这五名学生果然都考取了重点大学。年轻老师出于感激,去拜访了那位心理学家。年轻老师问:“你在我们班只呆了一会儿怎么就发现了这五名学生具有发展潜力呢?”心理学家笑着说:“其实,我当时只是随意点了五个学生。至于他们能够考取大学完全是你的功劳。你对他们特别关心和期望,是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不管哪个学生,只要教师对他有期望,他总会有进步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大,他上进的劲头就越足。”年轻老师信服地点了点头。

  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教师期望某个学生是天才,这种期望会对那些学生发生影响,从而,使他们自己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激发其上进心。

  为什么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又是谁呢?这里有一个神话传说。希腊神话里有一个雕刻家,名叫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女神的雕像,他把雕像当成是有生命的美丽的女郎,日夜倾诉着自己的期望。在雕塑家的期望和爱护下,雕像果然变成真人,与他共浴爱河。

  皮格马利翁效应反映了这样一个心理规律:对别人的期望会发生一种难以觉察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推动被期望的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的期望使雕像变成了真人,上面例子中的那位年轻老师的期望使五名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的智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的智商都是很高的,我们的智商足以能够保证我们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对我们都寄予着期望,希望我们获得成功,这就看我们对自己有没有期望了,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越大,我们的进步就越快,我们不断对自己寄予期望,我们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永远不要停止上进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始到终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存在于双方有形的交往之中,还表现在陌生人之间的无形的影响之中。

  【案例】走过橱窗的英国青年

  英国有一位出身贫寒的青年,他对书本有着强烈的爱好却无钱买书,每天他在上班的途中,都要路过一家书店,每次站在橱窗前,都会恋恋不舍地离开,因为他太想看橱窗里面的书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橱窗中放着一本翻开的书,他就停下来把那页书读完了。第二天,他发现前一天读过的书又翻了一张,于是,他又把这两页读完了,从这以后每天如此,直到最后一页。也就在那一天,当他心满意足地读完了这本书准备离开的时候,书店的老板走出来微笑着对这位年轻人说:“你这样勤奋的孩子肯定会有作为的。”若干年以后,这位青年成了一位作家,他写的书终于也摆到了橱窗里。

  书店的老板和这位青年素不相识,但是,这位青年对书本的渴望感动了这位老板,多么爱学习的青年啊!于是,他给予了这位青年莫大的期望,而这位青年本来就爱学习,又在这位老板的期望下,变得更加发奋努力了,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仅是对别人的期望往往能神奇般地化为现实,而且,经常对自己的'美好期望,也能够化成强大的自信心,用以不断地激励自己,这就是自我激励。

  【案例】“Yes,I can.”

  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佛雷基经常在比赛前,在自己寝室的天花板上张贴一张写着“Yes,Ican.”的大纸,用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佛雷基说:“哪怕是受到对方猛烈的一击时,只要想到这几个字,身体里便会有一股奇妙的力量产生。”

  这就是自我激励,只要有信心,便会有超人的表现。无怪乎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由信心创造出来的!”

  时光总是很短暂,不知不觉,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黄中“校园之声”广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希望你们能提出宝贵意见。

  主持人:张晓,感谢你的收听,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