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对国家发展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才能认清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主旋律,如何使我们教学管理体系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本文针对目前学生难以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了为培养学生个性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合格的人才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不竭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更加重视对人才的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以往大学教育中,培养模式单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素质薄弱,造成的后果是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只能从事某一单一技能的职业,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结构和工作岗位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应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模式。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体现。人才的创新能力表现为观念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二、为培养学生个性进行教学改革,应着重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重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发展。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单纯依靠考试来测量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的教学模式,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讲授”与“考试”这两个传统教学的核心要素,从长远看,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个性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着重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合理设置课程,增设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占了大量时间,不利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所以必须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同时还要注意选修课在内容上应有较大的跨度。

  2.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手段应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智能,有利于由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向直观性教学过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为高等教育的教学现代化带来新的机遇。另外,数字化图书馆,使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知识获取方式和途径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的。

  3.实行学分制,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灵活的学分制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选课途径灵活;修业年限灵活,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而定;知识结构灵活,专业知识的结构由学生本人设计,学校应该规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课的比例,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因特殊原因滞后毕业,规定考核、重修成绩记载的办法和许可确有专长的学生转专业,真正的学分制管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身能动性的发挥。

  4.组建综合班,优生特培,促进良好学风。综合班是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组建综合班的目的是因材施教,优生特培,使学生具有进入研究阶段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并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我校于2005年开始设立综合班,到目前已经连续招生四届。经过综合班的学习与磨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在综合班学习,基础课学习扎实,在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加强,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帮助。综合班的同学们回到各院系后也起到了带头作用。 5.试行实验班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实验班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水平、专业课程特点而建立的。面对由于扩招录取分数的降低,录取的学生分数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很高的情况,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本着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如英语可采用分层过级的方法,物理、高数应按学生的程度分班,教师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规划教学,给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大教学内容,压担子,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承认差距,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科上得到培养和发展,也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

  6.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达到真正的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必须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将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提炼出适合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对传统的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内容和培养要求进行调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规定设计要求,提供设计和实验条件。学生则发挥主导作用,自己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设计结果要经过实际的检验,这种设计课题有挑战性,有工程实际意义,能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创新意识。

  7.改革考试方法,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估体系。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作为教育评价,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考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考试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应朝着有利于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考题的设计要与其他学科有互动联系,考试的方法应灵活多样,通过多方位的考核,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估。高等教育重要的是教给他们索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在陌生和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考试的方法和考试的内容应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三、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轻实践,轻科研,不能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与知识经济的要求极不适应。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培养跨世纪人才,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教育模式上必须从教育规范的共性向学生发展的个性转变。

【适应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2.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论文

3.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论文

4.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论文

5.音乐教学中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论文

6.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7.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论文

8.中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