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观论文

时间:2021-08-31

  生命是一只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篇华丽经典的诗章,以下就是小编分享大学生生命观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摘要] 当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的生命质量却没有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大学生否定生命、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等生命异化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原因及提出对策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珍视生活,珍视生命,珍视未来。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解放,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强大的外表之下却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家园,以至于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正在受教育、而且还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宝贵的生命?曾经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何时居然也成了少数学子的人生终点站?

一、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的保护,来自外部的或自我的伤害都可能使生命稍纵即逝,永不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异化现象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一)否定生命:大学生花季凋零之回眸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自杀人数也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广东,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2010年,网络上热议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高达52件之多。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如此风华正茂的年龄,天之骄子却频频选择自杀,这也使得社会质疑不断:大学生心理缘何如此脆弱?

  (二)漠视生命: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创造自身价值和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当代的部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在报端能看见“某某坠水,围观大学生见死不救”的报道;同学打架,不仅不加劝阻,反而在旁煽风点火;大学校园里,面对募捐箱和募捐人恳切的眼光,却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去看,只因为大家都很忙……震惊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云南马家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在狱中,当记者问他“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马家爵(茫然地)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可见,漠视生命的人,也必然会带来个人情感经验的缺失,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性的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生命。

  (三)游戏生命:少数大学生人生意义淡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E时代的网络以其巨大的模拟功能造出了另一个时空,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便凭空多出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网络。网络的虚拟世界既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给生命的真实存在制造了“陷阱”。有些大学生把时间都浪费在网吧,整天上网聊天;有些大学生则沉醉于爱情的美梦之中:还有些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浪费时间。教育者慨叹当前的大学生学风不浓、考风不正、缺乏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的如此作为正是缺乏生命敬畏感的表现,于是,游戏生命的现象和行为便孕育而生,许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失去了继续做大学生的资格。

  诚然,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随便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者在因为一点点微小的矛盾选择扼杀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那微小的自尊心,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一瞬间荡然无存。面对一幕幕的花季凋零。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但是,生命如此之轻,却又充满着韧性,我们不能降服于它的“轻”,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敬畏生命的勇气去应对生命中的“轻”。

二、生命异化之原因解读

  人是社会性的。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出现不是一个独立现象。而是与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主体内在的影响――自我认同的危机和生命追求的迷失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和领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自我”在知识的汲取、技术的利用面前被忽视了。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本身带有实质性的东西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深感方寸之心、良心道德、人格操守等找不到托付和安定之地,备受信仰与道德危机的极度创痛,在精神世界里无家可归,极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扭曲的生命观和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谈及死亡问题,便认为不吉利,大多数人因此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对子女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在学业上的过高期望、在精神上的过少关注。是造成子女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到:“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过去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包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转向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与技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忘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并将智慧溶入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忽视人文精神、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教育,导致打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的无知,对生命意义、道德人格和生死问题的无知。大学生淡漠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把生命当作了物品,可以随手丢弃。从而没有了“生命是上天所赐”的神圣感,没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别人的生命也没感觉。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混乱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尤其是某些自杀网站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当今的一些行为文化和艺术文化也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痴迷于武侠小说和恐怖影视作品,对武侠小说里英

  雄人物的盲目崇拜,给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是电影电视,连电子游戏都充满了暴力与血腥,花真实的钱买虚拟的武器来打败虚拟的敌人,荒唐厮杀后的场面血腥四溅,尸首分离,惨不忍睹,而这却正好让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到刺激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杀人”二字成了很随便就吐出来的词。血腥残暴的镜头和游戏已经让大学生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如此漠视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