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循环农业的兴起与反思论文

时间:2021-08-31

  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农业文明,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农耕制度和农学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观和循环观。循环观认为宇宙万物循着环周进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运动,任何事物的产生、成长和消亡都是循环运动的表现,各个具体事物及其运动只是循环运动中的一个纽结,循环是一种自然社会运作的普遍机制和规律[1]。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这种生态循环观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思想上,更体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传统农业生态循环观的建构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这一理论基础和农业生产过程这一实践基础。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就是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三才论”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共生及一体性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与中和,主张以天、地、人、物相合相融的整体思维方式建构自然社会系统。这是中国传统思想及传统哲学的主线,也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中国传统农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总结出与传统哲学思维相匹配的农耕制度和农学思想,如农业生产要遵循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要遵照自然规律,协调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成为传统农业生态循环观的实践基础。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农业生产实践共同建构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观念,并不断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传统农业中的生态循环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是价值理念层面上的循环观,二是农业生产中的循环实践。传统农业中的循环观和循环实践相辅相成、互相强化,循环实践来源于传统农业的循环观,循环观指导农业生产的循环实践;同时,农业生产在具体的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完善传统农业的生态循环观。

现代循环农业的兴起与反思论文

1.传统农业生产的循环观

  传统农业是我国传统经济的主体,是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基本的收入来源。一方面,基于农业的重要性,农民大都祖祖辈辈固守在土地上,循环往复地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基于农耕实践对土地和农作物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农业生产必须依赖时间节律、气候以及自然生态演替规律,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耕作。这是传统农业生态循环观产生所面临的客观现实。首先,传统农业的生态循环观体现在农民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传统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和“谷”,农民从生到死、从早到晚都要长期固守着一块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美国农学家金在1909年考察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农民后,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2]。农业活动的循环体现在一年四季的交替中,它忠实地反映和遵循四季的自然变化。与工业以无生命的材料为劳动对象不同,农业的对象是有机的生命体,是在复杂的环境下处在不断循环中的生命体,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世代循环的。其次,传统农业要围绕时节、气候等自然环境而周而复始。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种子-植株-种子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具体包括了农作物的播种、萌芽、生根、长叶、开花、结实等环节。农民要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变换来安排生活,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过程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要关注自然物候、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和日月星辰的位置移动,农业生产要跟农时、季节对应起来。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循环节律,同时又要和宇宙大系统的循环节律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丰收。我国自古以来就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以“物候”“时候”为基础,以“农时”为核心的精耕细作农业传统。夏代历书《夏小正》按月份把天象、物候、农事活动联系在一起,年年如此,循环往复。在这里面,中国祖先就已经认识到要把天地宇宙的大循环与农业生产、农事活动的小循环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时节安排与宇宙自然的节律周期具有同比性和同步性,这奠定了传统农业生产循环观的思想框架。另外,《诗经豳风七月》《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礼记月令》等都曾列出每个月气候、物候和农事等,即以物候定时节,以时节安排农业活动。因此也产生了四季、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等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节气知识[1]。农家“月令派”也坚持以“农时”为核心,以岁时季节来安排农事活动。人们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其自然地理、四季节律、气候物候循环变化都关系到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都围绕着四时节律来循环往复。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也提到了“农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时间季节循环对于人们现实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时间的辨认不是处于哲学的考虑抑或好奇的结果,计时不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一种文化上的需要”[3]。几千年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顺应天时”“不违农时”的准则,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农业生产按照天时、物候等自然规律进行运作的循环观念。

2.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循环实践

  循环观是指导传统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不断影响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将循环观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循环实践和稳固的农耕制度,如水稻栽培、旱作农业、蔬菜、牧草、绿肥、果树、经济植物、水产、禽畜、野生生物及其遗传多样性彼此之间的巧妙组合等,这些都是经过人类长期栽培、选择和适应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强调物质循环利用本质上是提醒人们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注意利用其他各业以便维护土地的生态质量[4]。第一,轮作轮耕是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经历了几千年来耕种方式的演化进步。就轮作而言,从原始农业开始就已经出现年年易地、多年循环的撂荒耕作和连耕、连撂的轮荒耕作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创始了轮作复种制。随着轮作复种制和间作套种制的发展,土壤耕作也相应地采取了翻耕和免耕或耨耕相结合的方式[5]。轮作轮耕的种植制度实际上正是遵循了农田循环利用的思想,轮作轮耕是农田进行休养生息的重要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使得土壤肥力不至于降低。第二,土壤改良中的循环实践。中国农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几千年来,中国土地的地力没有衰竭,而且很多土地的肥力还越种越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常新壮”的耕种思想,“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6],即认为土壤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来保持地力,在这种条件下很多瘦瘠的土地都陆续被改造为良田;二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施肥思想,金在《四千年农夫》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国农民勤劳、智慧、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地力[2]。中国传统农业是一个物质封闭循环的结构系统,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纳入到了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去,从而弥补了农田养分散发的损耗。农民“把一切可利用的废物变成肥料返还给土壤,犹如自然生态系统的枯枝落叶归根还给土地变成养分,实现生物质小循环一样,从而能维持地力长久不衰”[7]。

  传统社会中存在众多变废为宝的材料,如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灶灰炕灰、烂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农家肥的种类基本上包括了生产生活中所有的废弃物,甚至在空间上突破了农村的范围,将城市所产生的粪便、垃圾等返还到农田中去。通过废弃物质循环再利用,实现无废弃物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地,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寂、粟阁”即是这种写照[6]。农民将废弃物还田大致由3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在每年春耕之前,农民将会集中时间将人畜粪便等运到田间地头,等到耕作田地时就可以直接将粪便掺和到土壤中去作为“底肥”,这一部分是农家肥肥田的主要部分;第二部分是在农作物成熟之前,主要是农民将生活中的灶灰坑灰、烂菜叶果皮等不定时地返还到田地中,被称为“追肥”;最后一部分是在每年秋收之际,农民将剩余的植物秸秆等直接留在田地中让其腐化到土壤中去,以增加土壤肥力。为了解传统循环农业,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对北京市延庆县小浮坨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小浮坨村位于长城以北3km,行政区域面积395hm2。在农业生产上,小浮坨村遵循了同样的循环规律。在合作化以前,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养殖一些禽畜,如猪、牛、羊、驴、骡子、鸡等,养殖的目的主要用于生产农家肥。将禽畜粪便运到田地中后,还要掺上一些荒土以增加粪肥的数量,为了达到平均施肥的效果要将粪肥均匀撒放到农田去中。合作化之后,集体土地用肥主要有2个来源,一个是沤肥、绿肥,生产队在每年青草茂盛的时候会组织社员到山上割青蒿子,然后用马车运到田地中提前挖好的坑中,将青草和水掺到一起干沤,以此制成沤肥、绿肥。第二个来源是农户家中的人畜粪便,除了留一点用于自留地外,农户每年都要给生产队上交粪肥,这成为集体化时期农田肥料的主要来源。在家庭承包经营后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村民仍旧延续了传统生产习惯,那就是养殖禽畜以获取农家肥。小浮坨村村民一般每户要养2头猪,有的还养驴和骡子,大部分农户都养10只左右的鸡。

  通过养殖这些禽畜,农户不仅可以满足当时对肉、蛋的需要,饲养大牲畜还能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农民更看重的还是能获取大部分农田生产所需要的肥料。对农家肥的重视,还体现在农民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如“种地肥当家”“肥水不流外人田”等。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首先,农民将禽畜粪便全部施加到农田中去,不仅避免了动物粪便对村庄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提高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的目标,也就是农民所说的“猪多、肥多、粮多”;另一方面,农民养殖禽畜并不像现代规模养殖需要专门的饲料,而基本上依靠自家粮食加工后的糠皮、麸皮、山坡上的青草、野地里的苦菜等,剩菜剩饭、刷锅水等也都是养猪“泔水”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养殖家禽家畜在当时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这种循环利用实际上体现的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两者之间在资源、能量上的交换和平衡,而使用绿肥和沤肥体现的是种植业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能量循环。此外,很多农村还将养殖业与渔业结合起来,即在鱼塘周边搭建鸡棚或猪圈,这样就直接可以用猪粪或鸡粪来喂鱼,塘泥等又可以返还到农田中。总之,传统时期农业生产过程充分尊重和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利用的自然规律,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循环的良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