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基本情况(包括知识、能力、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及学业成绩方面的情况等。)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一年级学生底子薄,所以要有耐心去教他们,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什么都会产生兴趣,但兴趣和耐心不会太久,所以绘画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培养绘画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包括知识的前后联系、教程的重、难点、德育价值、情感价值、能力价值等。)
本册教材共18课,安排34课时。本学期美术共十八课,教材内容充分完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悦的学习美术课程。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可以说基础很差,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把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方面:本领域是让学生体验造型乐趣,会利用手中媒材用不同方法、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表现方面:本领域是让学生用一定的材料、手段去体验创造乐趣,
围绕一定的用途和目的进行设计与制作的,作品可以达到传递信息、美化生活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合·探索方面:内容虽少,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也可以,本身低年级的学生领会能力差,教师可以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欣赏·评述方面:本学习领域是让学生对自然美和作品美在视觉里进行欣赏和评述,用语言去评价,提高审美趣味、美术欣赏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语言表达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表象,并用语言来表述物体。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合作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习惯、基本技能、培养能力与情感等方面的任务。)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5.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美
术术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还有部分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各学习领域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三)、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策略。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