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三个转变,其过程极其缓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
⑵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9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甲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15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乙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⑶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年后,1450年左右,德国工匠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在美因茨问世,羊皮纸时代宣告结束,纸张时代从此来临。自此书籍的材质、内容、语言以及阅读的方式都开始悄然变化。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美国有学者认为印刷厂成为将西方引入现代的关键角色之一,这场印刷革命把西欧社会从口述社会带进了书面社会,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
⑷古登堡印刷术问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1450年到1500年间,大约有2。7万余部作品印刷刊行。到1500年,欧洲已经有250多个印刷中心。威尼斯的阿杜斯公司开创了口袋书的先河,让书籍的价格降低,现代书籍就是直接由其演化而来。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15世纪末,书面文字以近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方式丰富充实了欧洲社会。
⑸伴随着书籍的极大丰富,识字率也在上升,从16世纪起,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越来越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英国在亨利八世到查理一世时期前所未有地富强,各种学校纷纷涌现,文化得到普及。1642年,英国城镇约有60%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乡村只有38%)。据估计,有3/4的牧羊人、渔民、建筑工人、小农,2/3的乡村店主和手工业者,以及一半纺织服装贸易商都可以进行少量阅读,但不会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