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荷塘月色测试题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测试题及答案1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曲折(qū) 名曲(qǔ)

  独处(chǔ) 妙处(chù)

  B.参差(cī) 出差(chāi)

  六朝(cháo) 朝阳(zhāo)

  C.颤动(zhàn) 颤栗(chàn)

  敛裾(jū) 宛然(wǎn)

  D.纤腰(xiān) 纤绳(qiàn)

  单薄(bó) 薄衫(báo)

  解析:C项,“颤动”的“颤”应读“chàn”,“颤栗”的“颤”应读“zhàn”。

  答案:C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踱步 袅娜 脉脉 斑驳

  B.倩影 寂漠 风流 消受

  C.嬉游 旋律 和谐 分辨

  D.采莲 彩练 霎时 刹那

  解析:B项“寂漠”应为“寂寞”。

  答案:B

  3.下面对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风致:写出了叶子的神态,这神态是做给流水看的,叶子与流水便沟通了感情。)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是形容人与人之间含情不语的神态,这里用在流水与叶子之间,赋予了它们人情味。)

  C.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这里把一闪即过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静的画面,但静中有动。)

  D.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写出了满塘碧荷、荷花稀少的特点,与花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

  解析:D项应为“与叶相映成趣”。

  答案:D

  4.(苏、锡、常、镇四市模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原本不属于那种大剧场商业演出的艺术形态,与园林艺术一样,更多地体现出文人的情怀和诗人的气质。

  B.“激流”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人物的命运沉浮,更激励无数青年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与人性解放,甚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C.体制上的弊端、法制上的漏洞和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等导致收入差距迅速拉大,这些方面近几年来政府做了很大努力,情况有所改善。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解析:A项,主语“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和宾语“艺术形态”搭配不当;C项,根据上文,“这些方面”指代“体制上的弊端、法制上的漏洞和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等”,表意错误;D项,末句应改为“常常会遭到破坏”或“常常有遭到破坏的危险”。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解析:A、B、D三项应改分号为逗号。

  答案:C

  6.下列对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曲》《采莲赋》《西洲曲》都是古乐府诗。

  B.《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威尼斯》等都是朱自清的优秀散文。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爱国知识分子。

  D.从写作背景看,作者对当时的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极为不满,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问政治。

  解析:A项《采莲赋》是赋体文;C项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D项错在“不问政治”,朱自清是一位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正因为关心祖国命运,面对月下荷塘的美景才会产生淡淡的忧愁。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7.第一段文字分别写了月下荷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作者注意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前两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描写,后两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描写。

  答案:荷叶 荷花 荷香 波痕 静态动态

  8.“田田”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荷叶的_____________的情状。“亭亭”意思是______________,写出荷叶的______________的情状。“袅娜”意思是______________,写出荷花的______________的情状。“羞涩”意思是____________,写出荷花的______________的情状。

  答案: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稠密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直立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盛开 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含苞待放

  9.“缕缕清香”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二者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作者将诉诸________觉的“歌声”来比喻诉诸________觉的“清香”,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__。

  答案: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听 嗅 通感

  10.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在方框处填上恰当的形容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泻 浮 洗 笼 参差 斑驳 稀疏

  11.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相同的一句是( )

  A.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解析:B项修辞用的是通感,与例句同。

  答案:B

  1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作者打了个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小睡”又指______________。

  答案:满月的状态 月光朦胧不能朗照的状态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荷

  朱群英

  因一湾碧水,我便开始写荷。

  在水之湄,荷亭亭如盖。一叶叶碧绿平静地铺开,从水面缓缓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面,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自池边往河心漫去。

  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收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格外的幽远、明丽。目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开阔。

  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画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仍是一种意境。平静的池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阳光只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地摩擦,继而又被一阵风吹走,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雨中看荷,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细雨亲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音乐把你融入荷叶之内,你摇动着,荷亦摇动着,便会有一种韵味,轻轻地咬你,细口细口地啄你。雨水积在荷心,又一叶一叶地倒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动感,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荷心,挂在你的眼角。雨过以后,一弯彩虹横于荷塘,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

  夏日的荷变得无边的茂密,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把一个一个荷池连成一个整体。间或有一枝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摇大摆地把花瓣放开,露出黄黄的花蕊。含苞欲放的荷躲在叶下,很不容易被人看到,像是怕羞,再往上长,一直高进荷叶,花蕾慢慢地养大,像要胀开似的。有一线蜻蜓,一直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一动不动。夏日的荷由浅入深,像是一种境界,放眼望去,竟有一种无限的空阔感。

  夜幕降临,清新的荷塘便掠起一绺微风,轻轻地袭来,有一种沁凉,沿着荷叶一圈圈地荡开。月光很轻,从荷上移动。月下的荷塘,萌生一种使人茅塞顿开的朦胧,一朵莲花,仿佛开在梦里。一片一片的花瓣,挤开浓浓的黑夜,仿佛从污泥里抽出。配上蛙鼓,荷塘便喧闹起来。探荷的人仿佛一片荷叶轻飘飘地浮在水上,借着月色,荷叶依然的清脆、碧透。像水一样青嫩的荷绿仿佛一池易碎的翡翠,没有月光的晚上有一缕清香自荷中掠起,沾在袖上,掸也掸不去。荷在宁静的夜色中,浓浓地抒情,于恬静的田园岁月是一种精致的点缀。天亮了,荷也一一地亮起来。

  莲子熟时,一条窄窄的小船划破荷塘,向深处驶去,采莲女藕节一样的手像一尾鱼,在碧翠的荷叶中游动着。碧的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手,无一不成为夏日荷塘的主题,便有一种斑斓,借荷为一种寄托,寓荷为一种归宿。

  于是伏案写荷,纸上的荷渐渐地醒了过来,便有轻轻地摇曳。

  (选自2003年第3期《散文天地》)

  13.作者写荷,主要是从哪些场景展开描写的?突出了哪些景物特征?

  答案:雨打荷叶时清新的动感,雨后荷心水滴的亮丽;夏日荷花的秀美、挺拔;月下荷塘的朦胧美;蛙声的热闹;荷叶的清香。

  14.“有一线蜻蜓,一直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一动不动。”你能联想起一句意境相似的古诗吗?请写出来。

  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类似的诗句也可以,但句中必须出现“蜻蜓”“荷”。)

  15.文中“像”字句共有10句:①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②又像一只小小的船,③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④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⑤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⑥像是怕羞,⑦像要胀开似的,⑧像是一种境界,⑨像水一样青嫩的荷绿仿佛一池易碎的翡翠,⑩采莲女藕节一样的手像一尾鱼。

  答:表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幻觉、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⑤⑨⑩ ③⑥⑦⑧ ⑨

  16.下面是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荷,既写出了荷的静态美,又写出了荷的动态美,动静结合,给人灵动的美感。

  B.本文写荷,用了比喻、拟人、联想、幻觉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C.本文的荷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也象征修养高、境界高的俊男婧女。

  D.本文语言优美、清丽、俊爽,是诗化语言写成的散文,具有散文的意境美。

  解析:C项,本文没用象征手法,这种说法牵强附会。

  答案:C

  17.请找出本文中一句通感文句,并说出是哪两种感觉相通。

  答案:“没有月光的晚上有一缕清香自荷中掠起,沾在袖上,掸也掸不去。”嗅觉通触觉。

  18.学习《荷塘月色》的写法,运用比喻、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300字左右。(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