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的火葬》阅读训练试题及答题思路解析

时间:2021-08-31

《旧家的火葬》阅读训练试题及答题思路解析

  (1)半个月前,接到妻从上海寄来的信,说六月一日游击队打到杭州近郊,把我们的旧家放火烧了。因为那屋子被敌伪占领了之后,开了一所很大的茧厂,所以除屋子全烧之外,还烧毁了敌人已经收买了的几十万元的茧子。妻在后附加着说:“我们觉得很痛快,这最少对于你们沈家的那些不肖子弟,给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在将信将疑中,昨天深夜看到了中央社金华发的一个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我出生的旧家,竟在这样的情形下火葬了。和妻子一样,我也只能喊出了一句痛快。

  (2)四十年前我出生在这古旧的大屋子里。那是一所五开间,而又有七进深的庄院。这一百年前造的屋子,说得毫不夸张,至少可住五百人以上,我在这破旧而大得不得体的旧家,度过了十五个年头。辛亥革命之后,我的哥哥因为穷困,几次要把这屋子卖掉,但是在那时候竟找不着一个能够买下这大屋子的买主,哥哥瞒了母亲,从城里带一个人在估看,我只听见他们来回讨价还价,一会儿笑一会儿争之后,哥哥愤愤地说:“单卖这几千块尺半方的大方砖和五百几十块青石板,也非三千块钱不可!”

  (3)我才知道了这些日常在那里翻掘起来捉灰鳖虫的方砖,也是这样值钱的东西。

  (4)据母亲说,这屋子是我们祖上“全盛时代”在乡下建造了而不用的“别邸”,那高得可怕的粉墙,将里面住的“书香子弟”和外面矮屋子里的老百姓分开,所以不认识的人,只要一问沈家,那一带的人立刻就会知道:“啊,墙里”。“墙里”变了太平门外沈家的代名,据说已经是近百年以来的事了。

  (5)但是,辛亥革命前后,我们的家衰落到无法生存的田地,这屋子周围的田地、池塘,都渐渐地给哥哥押卖了,只有这屋子,却因为母亲的反对,而保留着它破旧得像古庙一般的形态,夏天的黄昏会从蛀烂了的楼板里飞出成千成万的白蚁,没人住的空房间也会白昼走出狐狸和鼷鼠,但是,墙里和墙外的差分,却因为“墙里”人的日益穷困,而渐渐地撤废了,墙外的孩子们也做了我的朋友,我记忆中也还鲜明地保留着一幅冬天自己拿了篮子到乡间去拾枯柴的图画

  (6)母亲在那个时代里算得是一个性格奇特的人,四十五岁死了我父亲之后,从没念过一句佛,从没烧过一次香,出嫁了的姊姊送她一串念珠,她却丢在抽斗里从来不去理会。从这种性格推衍开去,她是一个富于民主精神的人,她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这些野孩子们在一起。

  (7)但是,具有这种近代性格的人,对于这所古旧的屋子,她却怀抱着使人不能相信一般的留恋与执着,我中学毕业的那一年她郑重地对我说:“趁我活着,把这屋子分了吧,我一死,迟早会给你哥哥卖掉的。”

  (8)当时是五四之后,我根本就对这象征封建的“破庙”有了反感,所以我对于她苦心地保守了几十年的财产简直不加任何的考虑,随口地说:“我不要,让他卖去!”这句话伤了她的心,背着人哭泣了一整日,我也就从这时候离了“家”。“旧家”的影子在记忆里渐渐地淡忘了,一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的初夏,接到母亲病笃而赶回到这屋子的时候。

  (9)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旧家也有了几度的沧桑。第一次欧战之后,因为民族工业的勃兴,我哥哥也在这封建的屋子里开过一个现代式的工厂,用新式的“机子”织杭纺。在“城外”这屋子算是第一所“工场”,浙江丝织业凋落了之后,“机子”停止了工作,于是这屋子在五年前又变了“正大茧厂”。那一年,因为哥哥要把母亲卧房侧面的“果园”改作屯茧的仓库,要把“果园”的枣树和橘子树斫掉,他们之间曾引起过一次很大的冲突,但是结果母亲失败了,我最后一次回家的时候,青葱的枣树园已经变了煞风景的“茧灶”了。我虽则不曾亲耳听见丁丁的伐木声音,但是“樱桃园”最后一场的主人公们的心境,我是感受得到的。

  (10)在斗争剧烈的时候,我屡次感觉到潜伏在我意识底层的一种要将我拖留在前一个阶段的力量,我挣扎,我残忍地斫伐过我自己的过失,廉价的人道主义,对于残酷的斗争的忌避,这都是我回想到那旧家又要使我恼怒于自己的事情。而现在,一把火把象征着我意识底层之潜在力量的东西,完全地火葬了,将隔离了穷人的书香人家的墙,在烈火中烧毁了。

  (11)我感到痛快,我感觉到一种摆脱了牵制一般的欢欣。

  1939年5月

  (选自《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有删节)

  16.文中多次出现表明时间概念的词语,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7.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18.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加以说明,并分析其原因。(7分)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选材典型,“以小见大”,通过一幢老屋的命运,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风云与时代变迁。

  B.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了自己的母亲,主要是为了表现“我”与母亲对“旧家”的态度完全不同。

  C.第(9)段末句的意思是,旧家“果园”被毁时“我”虽不在现场,却完全能理解亲人们与契诃夫《樱桃园》最后一场中主人公同样的感情。

  D.文中写到的哥哥和母亲的冲突,象征着新旧思想的冲突,最终以哥哥为代表的新思想取得了胜利。

  E.文章采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方式,回忆有关“旧家”的.人和事,描述了作者因“旧家的火葬”而生的情感波澜。

  答案:

  16.①以时间为线索,提示了行文脉络;②揭示了旧家的变迁过程;③提示了“我”对旧家的情感变化;④使文章的叙述更真实可信。(4分,每点1分)

  17.①奇特(或“不信迷信”)。如从没念过一句佛,也没烧过一次香。②富有民主精神(或“贫富等级观念不强”)。如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穷人的孩子一起玩耍。

  ③对旧家特别留恋。如担心旧家被哥哥卖掉,建议分家。(6分,每点2分。)

  18.(共7分)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的情感是复杂的。(1分)其中,有痛快,欢欣,(1分)因为作者明白旧屋在时代变迁中的衰败、焚毁是不可避免的,(1分)也使我摆脱了多年的牵挂和情感挣扎;(1分)但是,作者又是怀有依恋、惆怅、感伤的,(1分,答出其中一个词即可)因为旧屋是我出生、长大成人的地方,(1分)融汇着我关于故乡和亲情的难忘记忆。(1分)

  19.B、D(B“我”与母亲对“旧家”的态度完全不同"理解错误。D“象征了新旧思想的冲突……取得了胜利”错,主旨故意拔高)

  16.①以时间为线索,提示了行文脉络;②揭示了旧家的变迁过程;③提示了“我”对旧家的情感变化;④使文章的叙述更真实可信。(4分,每点1分)

  17.①奇特(或“不信迷信”)。如从没念过一句佛,也没烧过一次香。②富有民主精神(或“贫富等级观念不强”)。如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穷人的孩子一起玩耍。

  ③对旧家特别留恋。如担心旧家被哥哥卖掉,建议分家。(6分,每点2分。)

  18.(共7分)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的情感是复杂的。(1分)其中,有痛快,欢欣,(1分)因为作者明白旧屋在时代变迁中的衰败、焚毁是不可避免的,(1分)也使我摆脱了多年的牵挂和情感挣扎;(1分)但是,作者又是怀有依恋、惆怅、感伤的,(1分,答出其中一个词即可)因为旧屋是我出生、长大成人的地方,(1分)融汇着我关于故乡和亲情的难忘记忆。(1分)

  19.B、D(B“我”与母亲对“旧家”的态度完全不同"理解错误。D“象征了新旧思想的冲突……取得了胜利”错,主旨故意拔高)

【《旧家的火葬》阅读训练试题及答题思路解析】相关文章:

1.夏衍《旧家的火葬》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问竹》阅读训练题及答题思路解析

3.开饭大娘-阅读试题及答题思路

4.壶口,壶口语文阅读试题及答题思路

5.海棠花阅读试题及答题思路

6.李煜相见欢阅读试题及答题思路

7.青春阅读试题答题思路参考

8.《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题思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