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
(2)全班开火车读。
(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
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一、说教材。
《我们周围的土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一课。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里各种各样的东西来亲近土壤;通过给土壤里的东西分类,让学生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发现问题而思考。学生在之前只是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的无意接触,所有的土壤知识是无意感知的,无序的。这次是初步有目的地去接触土壤这一物质环境的内容,从讨论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开始,着手研究土壤,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体验土壤环境,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并通过体验、记录、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因此,确定以下目标和设计理念:
1、知识目标: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力目标: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情感价值目标: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亲近、探究土壤。
设计理念: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通过各感官的活动接触土壤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记录、收集,并表达与交流,形成一定的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2、以学生探究为主题。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而内化。
教师准备:一桶土壤、昆虫盒、镊子、水、盘子、抹布、放大镜。
学生准备:报纸、纸巾、放大镜、筷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各感官对土壤的感受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及其特性。培养学生对土壤的亲近感。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这是本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的灵魂。要彻底打破“教知识”、“教书本知识”的教学观,必须从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重在作好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方面不能死板地教知识,让学生去“牢记”,另一方面,也不能袖手旁观。引导学生要主动不等于放纵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不是任其自由。围绕即以确定的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有:
1、引入课题,置疑竞猜法,通过“猜”来调动全体学生;
2、保持兴趣,吟诗展示法,通过补充课文诗句来保持学生对研究土壤的兴趣;
3、观察记录、合作探究法,把学生分组到实际土壤中去观察探究;
4、师生同乐,填表总结法,使学生在快乐研究中总结提高;
5、开放课堂,拓展延伸法,把学生对研究土壤的兴趣保留在今后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践体验法、观察记录法、表格分析法,合作交流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学习方法。
1、实践体验法:心理学认为,儿童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要在创设的情景和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已的智慧。科学课则更需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到实际的土壤中去寻找发现,用自已的感官亲身体验感受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动物、植物们,触摸中体验,记录中思考。诱导儿童产生对大自然的新奇感和亲近感,形成科学习惯和对大自然的探索意识。
2、观察记录法:科学探究活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本课的分小组进行两次观察记录,并指导学生记录时可以图文并茂(不知名的物体用描述语言记录),要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木棍、放大镜等),这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研究科学的习惯,还让学生在个体观察中产生个性发现,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产生一些稳定的科学素养。
3、表格分析与合作交流并重: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和思考,只要养成记录填写表格的习惯,学生对自己所记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个性发现,就能达到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本课设计中让学生利用观察到土壤的情况记录入表格,小组内争论后集体总结归纳,选择出学生的亮点推广鼓励,有助于小学生科学思考和科学理想的提升。
4、预测印证法:配合老师设置的猜测,学生最盼的就是类似成人彩票一样----印证结果,这样让课堂产生活力;而学生观察土壤前的预测同样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急于要在活动中得到证实而努力探究,产生了个性自主和合作争议,进而产生个性发现和探究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猜”来引入。《新课标》提出: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对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固有一种新鲜感,当老师提着装土的桶走进课堂却不出示,而是让学生猜猜桶里有什么,那么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会陡然上涨,尤其是平时表现不够出色的学生更愿抓住这种表现机会,揭开谜底就出示课题,为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打下了基础。
2、用“吟”来激发热情。新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科综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开篇编排的小诗就同语文课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本课设计让学生把小诗补充丰富,吟出激情。学生就能从情感上产生对土壤的热爱和亲近,保持了学习研究土壤的热情。
3、用“测”来准备活动。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探究的态度,从而获取科学知识。这里就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让儿童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进行土壤“挖宝”活动会挖出什么宝贝,测一测。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争论和问题,作好第一次记录。这样在活动进行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的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把“看”“摸”“找”“比”“采”“记”来充实课堂开放性实践。《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的教学要用丰富多彩的亲
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活动为《科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要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这些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教师指导学生的土壤探究方法。紧接着带领各组学生到实际的土壤中利用感官亲身观察感受,师生在土壤里共同观察,教师引导,不时地鼓励一些典型学生,有利于学生科学理想的形成;学生有目的地利用各感官去看、摸、挖、捉、比、采,叽叽喳喳地讨论并发现土壤里的新奇,营造出和谐的活动气氛,并作好第二次记录。使学生间的合作基础牢固起来,学生在实地地感知土壤,认识土壤和分析土壤,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了科学素质。
5、通过“说”“评”来作好活动的汇报总结。新课程主张师生互动,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回到教室,各小组先分别总结,再师生共同汇报,根据汇报把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发现填好,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土壤是混合物。对过程进行小组间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加以推广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功感的同时,知识和技能得以形成和稳固。
6、用“订”字延续课外拓展。《新课标》提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课堂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小空间里,也不要把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本节课安排的课外作业是:给两张研究记录加上一个封面,与以后的记录装订成册。这样对学生延续了课外的拓展,还顺便结合美术兴趣而外延,巩固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一个人早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方法,指导学生“动手做”方面下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