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对于本课《磁铁有磁性》的说课稿,我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深挖教学内容,调整探究顺序”。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

  探究活动1——磁铁能吸引什么?

  让同学先猜想,然后在一大堆物体中用磁铁找出能被吸引的物体名称,说说他们的制作资料。我改变书本上原有的对比式实验记录单而设计成现在的强调主题的样式,主要是要把同学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制作资料上来,而减弱其他资料的负面影响。

  在实验后让多位同学来回答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从而来强化同学对概念的掌握——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接着用磁铁吸引里面装有回形针的信封,设置疑问:“老师的磁铁怎么能吸引纸做的信封呢?”从而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二局部

  探究活动2——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

  让同学上讲台演示磁铁隔着木片、塑料片、玻璃和铁片能否吸铁,发现磁铁隔着铁片却不能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科学概念,并强调“一些”的含义。

  我要深挖的教学内容,就是磁铁隔物吸铁的现象。其实同学对于磁铁有磁性和磁铁能隔物吸铁的现象早就有所了解,停留在这个粗浅层面上的探究,对于同学和我们科学教学的发展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我深挖磁铁的吸引能力与隔开物体的多少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倒叙的方法,用实验记录单和照片来引导同学对于本实验的设计和假想。

  通过这张实验记录单,第一要让同学明确需要选择实验的器材——磁铁,回形针和40张纸片,并让同学解决纸片的问题——利用科学书本。

  其次要让同学明白实验的操作顺序

  ——依次是隔开10张、20、30、40张纸片进行实验,并把最多能吸引的回形针数量记录下来。

  通过这张实验照片,不只要让同学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纸要拉平拉紧,要注意页数与张数的区别,回形针要挂直不摇晃,要逐步减少,以减小实验误差等。还要让同学比对照片,在小组内分好工作,2人拉纸,1人挂针,1人记录。

  这样,经过选择实验器材、掌握探究顺序、注意操作要点、有效分工合作4个步骤,就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并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实验计划了。

  同学运用自身的实验设计,得到实验数据,并综合各组的数据,一起得出“隔开纸片的张数越多,磁铁能吸引回形针的个数越少”的实验结果。

  当然本环节最主要的目的,不只仅是要让同学得到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同学在教师直观、简洁和有效的引导下,形成实验的思路和设计方案,增强同学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借助身边事物进行探究,能抓住实验要点并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的素养,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要调整的教学内容,可以认为是本课的第三局部——就是用磁铁识别铁制品的环节。

  教材原来把此环节布置在同学验证磁铁能吸引铁的实验之后,但是教材提供的资料——硬币,其成分显然要比铁这单一成分复杂的多。我们知道,制造1元硬币的资料主要是铁和镍,而铁和镍都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引1元硬币并不能说明1元硬币就是用铁做成的;5角硬币有两种,均为黄色,同学直觉为铜。虽然老版的5角硬币资料的确为铜,但新版的资料为铁心渡铜。所以看似一样的两个5角硬币,被磁铁测试却有不同的结果——一个能被吸一个却不能。磁铁怎么能吸铜?所以容易对同学刚树立的概念发生冲击,而且磁铁能吸引铁心渡铜的5角硬币,不只需要磁铁能吸铁这一概念的支撑,还需要磁铁能隔物吸铁的理论为基础,所以我调换了此环节的教学顺序,在得出了两个概念之后,并利用同学课外去查阅资料,才干让同学理解本环节的教育内涵,才干理顺同学的思维,沿着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认知规律而逐步前进。

  前备后拓、深挖细磨,我力求呈献给大家的,将是一节平实而不是浮夸的,平时而不是刻意的,平视而不是俯视,不是凸显教师的科学课。

说课稿 篇2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美术显然已不是一门单纯掌握技能技巧的学科,而是各类知识的综合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双向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变易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活学,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机会,使其都能在不同潜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二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计课2时。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自然,内容贴近现实,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性与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手。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3重点难点:艺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表现艺术家是以怎样的思想感情去表现生命与关注自然的策略方法:观察――讨论――分析――评述

三、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美术课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其它的。

四、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相互讨论学习,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学生步入画家的作品中,体会画家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学生通过大屏幕直观演示能够直接感受和欣赏。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展示古今中外运用各种不同表现技法创作的艺术作品多幅,提请学生观察欣赏。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分别是以哪些素材作为主题来表现描绘的?(花草、山水、动物、人物)

  3.总结归纳:美术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生动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壁画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不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4.提出本课探讨的主题: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1)观察欣赏

  (2)分析探讨

  (3)总结归纳

  三、发展阶段:按照课前预习的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和整理的有关资料,自选一幅或几幅作品进行交流讨论。

  1、欣赏与评述:(1)你所选择的作品中有关画家和作品表现题材、内容、形式的资料,你了解多少?(2)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分析与研究:(1)所举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的形象?(2)这些物种正处于哪种生命活动中?

  (3)哪些是与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4) 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条件有什么依存关系?

  3、讨论与解释:(1)美术家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去表现生命与关注自然的?(2)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不是表现了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4、体验与评价:(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2)你能否体会到对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1)交流讨论

  2)分析研究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围绕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总结归纳:

  1.对同学们为此课题所做的工作及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能够谈一至几条通过本课题的赏析研究,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归纳整理自己所获得的启示和感受

  课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和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