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儿童小说微型阅读的启示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问题: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中高年级儿童小说微型阅读的启示分析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的量化标准,并且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笔者所进行的系列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近年来儿童阅读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推进,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意识已经远甚于从前。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不少教师开始利用绘本和传统蒙学教材,风风火火地指导学生开展起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但是,在笔者主持的“金华市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相当滞后。不少中高年级学生的书包里,漫画类课外读物众多,一说到漫画,学生个个争相讨论,滔滔不绝,陶醉在其中。但是,提及经典儿童文学,学生的反应就平淡很多,只有少数能进行一些对答。我们也发现,中年级小学生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只占课外阅读内容的16.93%;到了高年级,这个比率略有上升,也只达到20%。儿童文学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中“门庭冷落”的情况值得研究和反思。事实上,这种情况与教师很少对儿童课外阅读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指导是有关系的。问卷显示,在低年级,“每周开展有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班级达到36.9%,而到了中、高年级,这个比率逐渐下降为25.3%和17.1%。

  引领学生欣赏和领略经典儿童文学的美,并使其从中吸取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是语文教师的天职。正如有学者所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引导学生吸纳人类文化精髓的任务,理应包含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中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从而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等内容。”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心智急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放弃对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就有放任低级粗俗的儿童读物占领学生心灵和头脑的危险,也就放弃了教师引领学生欣赏人类文化精华的职责。在中高年级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引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殿堂,学会欣赏精品文学,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策略:开设长篇儿童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

  长篇儿童小说作为儿童文学中一种较高级别的形式,正是适宜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目前,长篇儿童小说的阅读指导课,在中高年级的开设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长期坚持开设系列的、有计划的长篇儿童小说阅读指导课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高年级的学习任务相对较多较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需要自己对中长篇儿童小说有充分的阅读,这是需要时间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也需要时间;组织交流和策划活动,更需要师生共同挤出时间。缺少时间,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第一重障碍。

  对于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可以分析的角度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析情节变化、角色性格、作品主题、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作者风格等。这些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远比分析一篇课文要艰难和复杂。另外,对长篇儿童小说进行阅读指导,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比如,小说阅读之前的阅读推荐,小说阅读中后期的阅读情况摸底、阅读情况总结、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方法点拨等等。长篇小说阅读指导,其工作内容之多、任务之艰巨,让很多教师有无处着手的感觉。没有相应的教学处理方法,这是进行长篇小说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另外一大难点。

  经过课题组共同研究,我们发现对于中高年级长篇小说的阅读指导而言,开设微型指导课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指导方式。

  长篇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是教师利用一段不长的教学时间(15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组织学生对长篇小说的某一专题或章节进行研究、讨论等相关的阅读活动,以实现课外阅读的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

  微型课每次的时间短,少则10-15分钟,长则半小时,这样的时间在师生的共同生活中是可以找到的。可以是学生午间休息后、上课之前的时间,可以是教师讲完一篇课文、下课之前的时间,还可以是下午放学前的作业整理课时间,等等。这样的安排,每次时间短,还可以在一周内多次进行。由此,教师对长篇小说的指导可以“化整为零”,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如同细小的盐粒,无声无息地“溶解”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实施:微型阅读指导的几种课型

  根据研究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在中高年级,长篇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小说推荐型

  这类课型一般在学生阅读前进行。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展示某部作品,包括大概内容、作者情况、作品精彩之处,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提出阅读要求,布置相应的阅读计划。

  目前,有很多教师自发自觉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但大都只提出希望,却并不检查,也没有后续的交流。很多时候,这种推荐甚至成为公开课的“秀”。对于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而言,推荐课型是一段长时间阅读的开始。在推荐课型上,教师利用个人的激情和文学功底把作品的精彩之处展现给学生,这固然重要,然而,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阅读要求和制定一些弹性的阅读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明确阅读时间、阅读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做笔记等要求,还应简单向学生介绍在阅读后会进行一些怎样的阅读检查和交流活动。

  2.进度普查型

  因个人差异,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速度会不一样,而且可能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阅读。那么怎么了解学生对小说的阅读进程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阅读进度的普查。

  对学生阅读进度的普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简单地询问学生;可以要求各小组生生互动,随后全班交流;也可以采用“小试卷”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写,自己阅读到哪一章节,大致的阅读内容是什么。

  小试卷能简捷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阅读进度,但如果题目过难、过多,很可能会使学生畏难,从而将课外阅读看成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有趣的活动。所以,小试卷的题型设计应尽量有趣、简单,寥寥数题,以了解阅读进程、尽量真实地展现学生阅读情况为目的。

  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还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进行。有教师在指导阅读《木偶奇遇记》的时候,把小说的内容概括成一个个小标题,如“木偶诞生”“鱼腹历险”“巧遇仙女”等,让学生排序。这样,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阅读进程,还从一定程度上梳理了故事的内容,检查了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忆的清晰度,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进行一些讨论和朗读,随机交流阅读中的感受,指导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进程表”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在全班开始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在墙上挂上“阅读进程表”,学生读到哪里了,可以自己在相应的章节方格里填上“小红旗”或者贴上“小苹果”。教室的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课程,重视课外阅读的教师,会让墙壁也成为学生交流阅读的一个园地,让浓浓书香弥漫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