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汪国真的诗歌

时间:2021-08-31

  近期,著名诗人汪国真去世的消息,迅速占据各大网络头条。除了悼念之外,舆论关注最多的是他的诗歌。

  汪国真的诗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各大校园还曾掀起“汪国真热”。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现象级”诗人,他的诗歌流传甚广。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还曾引用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但也有人说汪国真的诗是“假诗”,是“口水话”,是“假励志”,不值得如此关注。

  汪国真离去后,一场关于汪国真及其诗歌的讨论在网络上蔓延。

  汪诗优点:明白晓畅,蕴含哲理

  汪国真的诗歌之所以受到青年读者的推崇,在于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他的诗歌篇幅短小却蕴含哲理,主题健康积极向上,充满了昂扬洒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味。初读汪国真的诗歌,可以发现其明显带着古典意味,读之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例如:“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节选自《热爱生命》);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节选自《我不期望回报》)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说:“诗歌的价值永远没有一个标准。汪国真诗歌的温暖与清浅,对于高中生与大一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汪国真的同事李云雷甚至把汪国真的诗歌上升到了推动诗歌普及的高度:“我们应该回头看看,汪国真是不是提醒了我们已经遗忘了的事情。要知道,白话新诗的诞生,原本就是为了便于大众接受。”

  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朱寅年表示,汪国真的诗歌在八十年代在大中学生青年人中风行许久,多少句子被当作格言抄在他们的小本子上。在那个昂然向上的时代,青年人需要那样歌颂青春与人生的诗歌。虽有学者批评其诗歌过于肤浅,充满励志的心灵鸡汤之味,但汪诗的底料是充满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