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过年散文

时间:2021-08-31

  过年的烟花仍在时不时地绽放着绚烂,人们却早已开始了新的征程。

漫话过年散文

  一转眼,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切都似乎没什么变化,一切又似乎重新来过。

  年,如同一条气势恢宏的大河呼啸而来,狂潮席卷蔚为壮观。乘着年的浪潮,人们不顾千里迢迢车马劳顿奔赴家园,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狂欢痛饮。一阵喧嚣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人们各自归位,该干嘛干嘛。

  过年,这是每个中国人每年的一件头等大事,谁也不能在这样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无动于衷。于是,在这几天里,家家都忙着买年货,祭祖先,备办酒菜,走亲访友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过年实际上就是“忙”年。

  就我个人来说,这种体验尤为深刻。腊八才过,刚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似乎还没来得及好好舒展一下疲乏的筋骨,就不得不被卷入这种“忙过年”的浪潮中了:先是忙着备办各种年货,随着大街上涌动的人流,从这家店铺出来,到那家超市进去,当拖着酸痛的双腿、拎着沉重的大包小包回家后,又想到还有许多该买的东西没买……还要把各种东西及全家人的换洗衣服都仔细地整理、装箱、捆扎、打包,还要盘算着如何安排行程。临近年底,又要在家里进行卫生大扫除——洗涤衣物、清扫灰尘、擦洗器皿、整理杂物……琐琐碎碎又得忙几天。这一切,是很繁琐很累人的,然而,年年如此,似乎不这样做就显得不通情理。

  回家的路途更是辛苦,就我们一家来说,必须乘车穿越六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尤其是前几年,家里没买车,孩子还小,光等长途汽车这一件就让人够戗的,我们这小镇上没有正规的车站,一家人只好提着大包小包,顶着寒风在马路上眼巴巴地等车,而每年到这时,所有的汽车必定是爆满的,能挤上去已算万幸,就别奢望有座位了。

  现在虽然自家有车了,可以免除等车挤车之苦,但一路上的颠簸劳累还是免不了的。如果恰逢雪天,就更艰辛了。记得有一年,我们开车去看望我父母,路面上有好多积雪结成的坚硬冰层,一路上,我们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总算安全到家,父母嘴里一个劲地埋怨我们:路上这么难走,你们就不要来了嘛,多危险呀!可我知道他们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半年时间没见女儿了,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不见一面彼此的心里怎能踏实。

  回家过年既然如此辛苦,那么,不回老家过年行吗?绝对不行!老公在这事上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总是说,老人在家里眼巴巴地盼我们大半年时间,每天守着冷冷清清、日渐衰败的村子,怎么说也得让他们热热闹闹地过个舒心快乐的年。

  回到家里,还要更为忙碌,男人们要忙着走亲访友、上坟祭祖,女人们要做一样又一样的饭菜,洗一叠又一叠的碗碟,招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还要不时地收拾满屋的瓜子果皮……不过,忙完这一切,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大炕上,看着电视,拉着家常,倒也自在舒适其乐融融。有时候也几个人凑在一起打打扑克、玩玩象棋,有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去院子里放放烟花、陪着他们欢乐嬉闹一阵,这时候,就会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一种温馨满足的幸福感。

  转眼间就该踏上归途了,这时候,又是一番忙碌:两位老人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让我们带上,鸡鸭鱼肉、生的熟的、干的湿的、水果零食等等,都一股脑儿地往我们车里塞,直到实在装不下了,还不无遗憾地念叨着还把什么什么没带,那种怅然无奈的眼神真让人久久难忘。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图片:年后,一辆返回城里的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的后备箱外面夹着一个尼龙袋子,里面装着两只鸭子,两个露在袋口外面的鸭头相向而鸣。车尾的顶部还有一个用胶带固定起来的尼龙袋子,里面装着一只大肥鸡,鸡头也露在袋子外面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有网友在这张图片下面发了一个非常绝妙的评论:“后置发动鸡,双轮增鸭器”!这副看似滑稽的画面,却让人不禁感概良久:这车子装载的,不是物品,而是一片满溢而出的亲情!

  过年到底好不好?不同的人,对于过年的滋味,自然有不同的感受。

  老舍说,“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

  周国平说“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反而使我倍感寂寞,因为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甚至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避尘嚣,独自来追念它,否则便是对逝者的亵渎。  我的趣味一向是,寂寞比热闹好,无聊比忙碌好……人生诚然难免寂寞和无聊,但若真的免去了它们,永远热闹,永远忙碌,岂不更可怕?”

  我的感觉也是如此。过年,热闹当然是有的,合家欢庆其乐融融,亲朋往来推杯换盏,自然是值得快乐的事。然而,总感觉这热闹如同虚浮的泡沫,是那么的短暂和虚无。曲终人散后,独处一隅时,总有那么一丝落寞,会猝不及防地涌上心头。而且,看到身边总有人把喝酒欢庆当成酗酒胡闹,把打牌取乐变成赌钱熬夜,就更感觉到如此过年实在无趣。

  有人说,还是过年好。他们在异乡谋生,劳苦奔波,伤痕累累,多么需要一个家园,不仅仅求得安定感,更是一个疗伤的地方。他们每年都不辞劳苦急切地回家,其实是一种求证,求证自己还有家园,今生今世的家园。如果没有这个习俗,他们就似乎找不到回家的理由。没有回家的理由,家园就会慢慢淡忘,而一个人没有了家园,心灵就失去了归属感,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他们很珍惜每一次过年的机会。

  也有人说,他们讨厌过年,因为过年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让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混乱,尤其是当这个农耕时代传统习俗遭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时,更显出许多的无奈和尴尬。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有国外媒体报道:近几天,中国经济陷入崩溃,八成以上的中国人不能上班,大量居民靠酗酒和观看电视节目度日,中国人只能一家人聚在一起,彻夜不眠地熬到第二天的日出,学校全部停课,工业全部停滞,百分之八十的店铺关门,股市全部收盘,无数年轻人为了几毛钱而丧失理智性。更有抗议的人群竞相走上街头,四处投掷各式各样的爆炸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儿……”这段文字,虽然是以调侃的方式写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年味儿,不过,仔细品味起来,的确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过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年龄又增加了一岁,而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到底收获了什么,我们是否细细地盘点过?或许,只是徒然地增添了几丝白发、几条皱纹?突然发现,有关过年的这种沉重的意味,总是被我们无意忽略了或刻意回避了。可是,岁月的流逝、生命的轮回,我们回避得了吗?因此,与其回避,不如好好清点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反思一下这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然后,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调整心态,轻装上阵,精神饱满地开始新的一年。

  对我而言,过年是辛苦的、忙碌的,也是幸福的、温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样的过年方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更改的一种模式,也是我幸福指数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或许,人生的意义,就在与这辛苦与幸福之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