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本是农村忙着插秧的季节,但时至今日,那种农忙的场景却不见了踪影,荒草萋萋的田畈已不是犁耙水响的春耕图景,而是草萋萋、风拂拂的冷清。
记忆中,溅夏的雨后,湛蓝的天空清澈纯净,明媚的阳光灿烂如金,蓝天下,远山浅淡,近水清碧,浅浅的水田里,人欢牛忙,一派农忙景象。
秧田里,阳光暖暖地照着,弥漫着阵阵的清新气息,绿油油的秧苗像一块绿毯,一阵风吹过,嫩生生的秧苗随风摇曳。农人就在这样暖洋洋的天气里坐着“木马”,弓着腰,双手麻利而轻巧地将秧苗扯起,一边扯秧,一边闲聊,秧田里散发着好闻的泥土芬芳,飘散着一片欢声笑语,弥漫着轻松活泼的气氛。
扎好的秧把子,被男人们挑到平整的大田间溜窄的田埂上,汉子们像抛绣球一样将秧把抛到水田里。那些紧扎扎、绿滴滴的秧把子,就像雕刻过的翡翠,也像一个个绿色的梦幻站满了水田,使原本浑水漾漾的水田有了生命的呈现。布满了秧把的水田,就像一块绸缎上放上了绣花的丝线,等待的将是纤细巧手的绣织。
随着为头的汉子一声“栽秧喽”的喊声,站在田埂上的男男女女,就卷起裤腿齐刷刷地下到水田里,站好各自的位置,随手捡起一个秧把子,解开,左手将秧把捏平,并分秧苗,右手快速地将秧苗插入细泥里,那速度比鸡啄米的速度要快上几倍。水田间传开的是“咚、咚、咚”的溅水声。一块大田多时有十几人一字排开,他们弓着腰,自下趟那一刻起,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你追我赶,唯恐落后。插秧在农村是门技术活,既要讲速度,还要有质量。十多人在一起插秧无形中就是一场比赛。庄稼人在这方面很较真,谁也不愿在众人面前丢脸,如果哪个被“关进笼子”里,脸上就有些挂不住,觉得失了尊严。所以每个人都始终保持着争先恐后的态势,手飞快的舞动着。他们尽管汗流浃背,腰酸背痛,却不敢有半点的松劲。一些年轻的村妇们,做插秧的手脚活,似乎比汉子们略胜一筹,插秧的手脚更麻利,常常赶得汉子们手忙脚乱、七巧生烟。暗中追赶中,她们也不轻松,细密的汗水顺着白瓷一样的脖子往下流,濡湿了她们的衣衫她们也顾不上,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紧追快赶的态势。那弯曲姿式,手快节奏的左右摆动,不经意看去,构成了水田中一幅动人的画面,但在艰辛的劳动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幅画景,不论男女都在集中心力发挥出最大潜能,攒足劲比着插秧的速度,一显自己的技能。一趟秧栽插下来,稍事休息,瞧那插好的禾苗,横成线,竖成行,远远望去,绿蒙蒙的一片,迎风招展,如一首宋词小令,显得清新而有韵味,又如一道绿色的音符,弹奏出清丽的水韵,在五月的阳光下流泻出一曲和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