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我在考干与读书的选择中,去读了大理师专的中文系,当教师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我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主要是我的英语成绩很差,也学不进去,也就决定了英语是我这一生的挡路石,但我心里还是很珍惜这次读书的机会。
从内心世界讲,我不喜欢教书,因为我的父母都教过书,姐姐、姐夫、哥哥都教书,特别是我从父母身上看到教书的清贫和运动中的冲击,但是没有办法,亲戚都在农村,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也就没有了选择的机会。二十一岁那年,我分赔进入澜沧江畔的一所职业高级中学,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教师生活。
我与同时分去的毕业于云南民院的字老师同住一间宿舍,他年纪比我大几岁,很是关照我。学校离乡政府驻地有三公里,周围是村子,生活很不方便;宿舍是平房中的一个小套间,字老师住里面,我住外面,当时电力弱,用150瓦的灯泡也是看不清楚,还经常断电,我们都做了小煤油灯应急,吃饭在学校的食堂,饭菜自然是品种单一。这样的日子,其实是苦的,年轻人都喜欢热闹,但这里热闹的是学生,教师的生活是枯燥的。
我和字老师各当了一个新班的班主任老师,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初为人师,什么也不懂,看着比我还高的学生,我不知道怎么管理,只好慢慢适应。就这样,我当了班主任老师,还当了校团委的组织委员,同时负责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当时因为年轻,尽管我对教书这份职业不满意,但我依然有着火热的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教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较差,这是因为当时的生源问题,考不上中专、高中的才到这里求学,加上当时的农村职业中学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厌学,教学难度很大,我对我的学生要求很严,因为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所以我坚持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说话训练,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朗读,很快我与学生融在一起,我也从心底爱上教书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