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的爱恋散文
说起云南,人们印象里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等,无不让人心生向往,但是要说起云南最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应该非大理莫属了。之前虽然没去过云南,但经常了解一些云南地方的情况,大理,就是最特别、最神秘、最能让我产生浓厚兴趣的地方,大理也就是我了解情况最多的云南之地了。
我是一个武侠迷,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那里面对大理的描述,繁不胜数,小说里南诏古国、大理国,天龙寺段氏的两大武功绝技六脉神剑和一阳指,点苍派、大理无量剑派,那都是武侠世界的神秘所在。而在历史上,南诏国、大理国都是真实存在的,后来明代沐王爷受封云南大理,南明小朝廷、吴三桂等等,无不与大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愈发显得大理的神秘了。
常翻《徐霞客游记》,看到大理的记述,“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徐大旅行家以为“择乐土以居,作佳山川之游,二者不可兼得,唯大理得而兼之”,溢美之词,绝不吝言。明代有位叫杨升庵的,落魄后行游山水,行万里路者视野眼界不觉大增,看天下山水,渐觉生厌,不料即入大理,“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看到的是“山则苍笼迭翠,海则半月拖蓝,城廓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弄得这位老兄,“且行且玩,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向者未尝见山水,而见至今始”,最后实在是对大理爱得不得了,竟然最后寓居下来,可见大理之美竟到了何种地步。
大理这个“文献名邦”,和而不同的白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遍布苍洱的名胜古迹,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唐代南诏和宋代大理国五百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古城有一条“洋人街”,小桥流水,垂柳依依,酒吧、茶馆掩映在花红柳绿的古意中,让你的身心沐浴在自由散漫的空气里,别有种懒洋洋的意思,很是一种小资情调。如果你坐在铺着蓝印花布的木桌边,端着咖啡,听着音乐,那种幽静悠闲的时光,让你醉痴如眠。
除了古城,大理境内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想一一游览,何年何月可止,然惟其“风花雪月”四景,览之而可概全,心之不负也。其实在我的认识中,“风花雪月”只是年轻男女之间浪漫爱情的写照。无非是些卿卿我我、你侬我侬、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陈词滥调般的爱情故事,没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意义。但是在大理,看到那些白族人家的门楣上、围墙上、影壁上,到处都是“风花雪月”,便勾起了我特别的好奇。原来,所谓“风花雪月”,乃是大理风景名胜的四绝,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也。
我知道的点苍山,最早是从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得知的。某个时期江湖有个流派叫点苍派,在武林中算得上是大门大派,甚是了得。后来知道,原来点苍派就在大理的'点苍山。现在很多资料在称谓上是“苍山”,但我还是喜欢“点苍山”这个叫法,山色苍翠,山顶点白,其意昭昭,意境清美。明代那个文人杨升庵描绘它“苍茏垒翠”,“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的确是恰如其分。
点苍山处于洱海与漾濞江之间,峰峦起伏,翠屏逶迤,雄峙嵯峨,气势雄伟。山云变幻万千,“望夫云”和“玉带云”很是有名。玉带云是为雨后山岚,聚云飘浮,汇集山腰,形似玉带,横亘百里,竟日不散,妩媚动人,乃是丰收之兆。望夫云因为“白狐望夫”的传说,怨化而来,形成恶气,伴随狂风暴雨直扑洱海,往往浊浪排空,掀起阵阵惊涛骇浪。不过说起这“望夫云”,自然就要说到大理四景的“下关风”了。
查找资料,传说有一道士王宏和白狐仙结为夫妻,嘴里常含狐仙一颗宝珠,颇有些道法,便想杀掉村里与之有仇的姓千、姓万两家,不料师傅错听,便将之打入海底。白狐仙用向观音求救得到的六瓶风,期冀吹干海水救出丈夫,但因为中途发生事故仅剩一瓶风,于是放在苍山顶上直吹洱海。风吹云起,白狐站在云头眺望丈夫,一朵“望夫云”由此而生。实则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的谷口,特殊的地势形成特殊的风流,连绵百里的苍山挡住了大气环流,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在此与平直西风气流交汇,这是苍洱之间主要的风源,终年不歇,强劲凛冽,世所罕见。最为奇特的是,因为两山夹口狭窄,中间曲廻槽形,风吹进去起伏跌宕,有时就会形成回旋,行人迎风前行,风掀人帽而帽竟落于人前,千百年来让人惊奇不已,始成一景。不过下关的风,在今天仍然是为一大资源,我出上关去往丽江的沿路,连绵起伏的云岭山脉,处处风车林立,白玉一般的挺拔英姿,点缀青山翠色之中,实是一道不同别样的风景。
大理的房屋大都坐西向东,据说是因为这样可以背向从江风寺刮过来的风,家家户户美丽的照壁,更是起着阻挡风沙的作用。下关的风,吹开了“望夫云”的怨气见太阳,吹开了大理的茶花,吹醒了勤劳善良的白族百姓。下关的风,是杨柳风,从元代就栽植的柳树,在几百年的时光里,让大理世事变幻、时代更迭的劲风,在这些见证历史的柳树徐徐吹动中,化为一股徐悲鸿笔下“荡洱海”的温暖清新、柔软顺畅的和风。下关的风,是佛风,江风寺中梵音袅袅,和着寺外衣衫飘动哗啦作响的劲风,竟也让心神中诸多杂念风卷而去,有了飘飘欲仙之感。站在天生桥、黑龙桥,站在“汉诸葛武侯擒孟获处”,风依然吹在我的脸上隐隐有些辛辣,不禁遥想当年孔明先生是如何在下关的风中镇定自若啊。
下关的风,我是亲身体验过了,神秘之感顿去,却是究竟也难以去掉居于四景第二“上关花”的莫测之心。之前,我一直以为“上关花”就是一种花的名字,它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鲜花,后来打听,才知道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究竟什么花才是“上关花”了。是段誉说的“十八学士”、“抓破美人脸”的茶花?还是点苍山上曾经让英国人激动欲狂的的映山红?或者是那种有记载的木莲花?还是那离奇传说中的“朝珠花”?亦或它本来就只是一个虚幻的存在?资料上记载,“开时香闻远甚”,赞为“十里香”或“十里香奇树”;也曾因为它的果实乌黑而坚硬,可以用来做朝珠,又被称为“朝珠花”。徐霞客的《滇游日记》说它的花朵在平年有十二瓣,遇到闰年就会开出十三瓣。但我想着也不过只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说法,模糊的描述透露出一种朦胧神秘,只是让我感觉,“上关花”也许真的已经成为大理的绝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