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鱼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描写鱼的散文

  鱼是水中的精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描写鱼的散文,欢迎参考阅读!

  枯鱼过河泣

  鱼和雁在古诗词里,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信使,每一所春闺每一个离人都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它们的到来。它们不来,人们埋怨“一春鱼雁无消息”,像圣诞节没见到圣诞老人的孩子一样失望。

  然而事实是,它们真的来了,雁被射下,鱼被剖腹,相思的信笺是从折断的雁足上、血淋淋的鱼肠中取出来的。爱那么自私,甚至不能匀一点给旁人,哪里还顾得上非我族类的鸟兽。

  人活着,不谈“感情”这个奢侈品,首先还是要吃。吃成习惯,味蕾和心都变得麻木。烹羊宰牛且为乐,神经病才会考虑牛羊的感受。

  牛羊鸡鸭至少还会叫,而鱼呢,简直像是天造地设的食物。遭受再多的伤害不发出一点声音,被杀很久才会死透,剖肠刮肚之后,扔到油锅里还会跳动,何其鲜美。魏晋风流,玄谈清响,也敌不过一碗鲈鱼脍的香味。

  鱼的抵死沉默和被刻意延长的死亡,满满都是“天地不仁”的恶意。

  千千万万个“呼儿烹鲤鱼”之中,才显出了一个“枯鱼过河泣”的珍贵。

  那是在汉代,民歌继《诗经》之后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辉煌时刻,诗歌的领地还没有被专业文人全盘霸占。一位无名的民间诗人经历了这样的时刻:像许多别人一样他买了鱼干,像许多别人一样他在回家或者去某地的路上经过一座桥梁,但是看着桥下的河流、手中的干鱼,他停下了脚步,感受到了其中的讽刺意味和悲哀。枯鱼瞪着空荡荡干巴巴的眼睛望着河流,再多的水也不能让它活过来。河里自然还有鱼,那些无忧无虑游弋的鱼,懵懵懂懂,浑然不知这世界的残酷。网罟等着它们,刀俎等着它们。

  此刻人之于鱼是强者,是支配者,可是人自己呢?在这险恶的世界中他的命运又被什么样的力量掌握和玩弄着?既然发生在任何事物上的不幸,都有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便无法对外物的痛苦视若无睹。

  于是有了这么一首朴素而真情的诗歌,吃鱼的诗人成了鱼,告诫其他鱼说:一定要小心啊。

  作为猎人,会设身处地为猎物感到悲哀,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最可贵之处,是人区别于畜牲的根本。所谓的文明,其根基也无非是这么一段同理心。

  现在我们喜欢讲“人文关怀”,意思是拿人当人看,也可见其实有很多人不拿人当人看,而《枯鱼过河泣》让我们看到,人的心肠可以那样柔软,不仅能拿人当人看,还视万物为同仁。这不是人文关怀,这比人文关怀来得宽广,叫做慈悲。

  后来李白还仿写了一首《枯鱼过河泣》,像其他很多次仿写一样,他又失了蹄子,他的《枯鱼过河泣》成了一首告诫皇帝不要随便微服私访的莫名其妙的诗,与原作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傲慢的天才抽着风,什么都想插一脚,可是有些时候,诗歌的动人之处,竟然与才华毫无关系。

  鱼的旅程

  有一只很快活的鱼,它觉得生活在这无垠美丽的大海,穿梭于丰富多彩的珊瑚中,经历过弱肉强食的海中斗争,也曾面临成为盘中美味的劫难,这一生是多么充实,令人回味,它感到满足,安于现状。

  有一天,鱼偶然听见了老船与海浪的对话。

  老船说:“这海上所有的风景我都看过,这缤纷的海浪我都触摸过,这海里所有的声音我都聆听过,生活我已经全然领略过,现在没有什么遗憾了。”

  海浪说:“天上的云朵你没有摘过,深水你没有泅渡过,对岸的村庄你也没有去过,你没有经历的事情还有很多,你怎么能这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呢?”

  鱼觉得海浪说的很有道理,想想自己,又与老船是何其相似啊!于是,鱼决定要离开大海,去海外面的世界闯闯。背后,老船和海浪的对话还在继续。

  自那以后,鱼经常浮到海面上,望着蔚蓝的天空,眺望着茂密的森林,思索着该怎样离开。当鱼看到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鸟时,鱼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他对着鸟喊道:“嘿,英武雄健的鸟啊,你飞翔的姿势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羡慕啊!你能带我这可怜的鱼也去天空看看么?”鸟听到鱼的赞美,心里乐开了花,立刻答应了鱼的请求。他俯身滑近海面,用双爪抓起鱼。

  鱼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蓝天,感受到了阳光的明媚,云朵的柔软。地面上的事物在身下显得多么渺小,大海在下面显得多么单调。

  当鱼还沉溺在飞翔的快乐中时,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四周的鸟儿都四处逃散,抓住他的那只鸟也吓得松开了爪子,鱼扑通一声又掉回了海里。

  鱼受了伤,回想起刚才的情形,暗自庆幸没有被枪打中;也有些后怕,觉得天空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反而是危机四伏。鱼想:天空的动物那么少,肯定是他们知道天空的危险,而森林里的动物繁多,那森林一定是个好地方。

  于是,鱼借助海浪的力量,在一次海潮的冲击中来到了岸上,可是鱼动弹不得,渐渐因为缺水而感到虚脱。他没有步入森林,却即将步入另一个世界。在他奄奄一息时,耳边响起老船和海浪的对话。

  老船说:“这个世界上虽然还有很多事物,我不曾见过,但我已经拥有足够的幸福;不属于我的东西,我没有能力去拥有。我只要自己快乐就好。”

  海浪说:“是啊。太多的期盼只是累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拥有不了,你真是一位睿智的见过世面的老者。”

  一条鱼的地理世界

  大旱。不知是多少年前,至少,戴丽丝没有从实验室出来之前,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当年一定发生了大旱,将这块土地还原成当年的泥浆,那条鱼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泥浆大概方圆十英里,那个时候,还有水,但鱼儿已经发现,水位越来越低,于是,它们不断调整位置,跟着水流苟延残喘。

  可惜,鱼儿的反应终究快不过世界的变幻。有一天,鱼儿突然发现,自己的脊背露出了水面,它便想换个水更深的地方,但是,当它摆动尾巴,却发现四周已经无路可走,周边已经干旱。它可以想象,地上有许多个小水洼,被干旱分别隔开,而自己躺在其中之一,无可奈何。

  等死吗?很显然不是,克里夫沉重地说道,你们看,这些鱼是有腿的,在这样的深水里,这些腿显然是多余的,所以这些腿的生长要追溯整个演变史,而那次干旱,可能正是转折点。

  那条鱼,在最后时刻,毅然蹦出了水面,蹦上了干燥的土地,艰难地爬行,只为找到一个更大、更深的水洼。

  循着水的气息,它,或者说它们,有的成功了,有的永远躺在了干旱的土地上。可是,千万不要乐观。我同意克里夫的观点,这条鱼绝对不是第一次离开水面的,在漫长的干旱过程中,它一定吃了不少苦头,挣扎着爬滚到无数个水洼。

  然后,一定是出于对陆地行走的需要,鱼儿长出了不同寻常的腿,很短,很突兀,让人难以接受,但这恰恰便是生存,世间万物都是如此。

  正如所有生物一样,对某些东西的依赖或许能减轻,但却没有办法离开。水,对于鱼儿来说,就是生命。

  随着干旱的侵占,鱼儿发现,无论怎么换地方,水都很少,甚至好几百米都没有水洼了。但是,鱼儿活了下来,这是事实。

  一条鱼竟然会为了水往地底钻,当移动、变换位置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扎根深处,借着一丝湿润的气息,去探寻毫无目标的水世界。

  我看见,克里夫正对着岩石拍照,因为那里面有化石,那些鱼的化石,它们钻进地底,终于渴死在里面,随之干旱将它们彻底吸干。

  但有些鱼儿幸运地活了下来,因为它们坚持了更长的时间,钻得更深,所以繁衍了下来。戴丽丝说,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年之间,这真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身体润滑,呈条形,头尖,尾轻,游荡在这个地下湖,这是一个奇迹。或许,当我们再次破坏了鱼的世界时,它们肯定还会活下去,只要我们不刻意去伤害它们。

  下一步该怎么做,我突然觉得特别迷茫。鱼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我们必须坚强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