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随想散文
春日周末午后,友人邀我到郊外爬山。外面景色可美了,迎春花、桃花、油菜花……那一刻,我心里竟怦然一动:是啊,春天早已经来了,外面阳光灿烂、绿野葱葱、花团锦簇,而我呢,已经忘了从什么時候开始,越来越爱宅在家里看电视,時间就这样一点点地随电视泡沫剧溜走,却久违了大自然的恩赐。爬累了,我和友人仰躺在厚厚的松针上,阳光从枝叶间的缝隙透射下来,流云从树梢飘过,空气格外清新,多么难得的惬意啊!奇怪,爬山过程中,我的手机铃声居然没有响起过。原来,由于走得匆忙,我竟然忘了带手机。正好,就让我享受一下这没有手机铃声的安静时光吧。
我自觉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手机控”,不写博客、不刷微博、不玩网络游戏,对手机的依赖仅限于打打电话、收发短信,偶尔在电脑不便的情况下上网查查资料。这次“人机分离”,让我对人与手机的关系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现如今,手机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小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不论种地的农民、捡垃圾的拾荒者,还是大领导、大富豪,差不多人手一部,有的'人甚至还有几部。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多,已从最初的通讯工具变身成了几乎全能的工具,特别是Q、微信的诞生,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可有些人似乎须臾离不开手机,特别是年轻人,只见他们不是在用手机刷微博、发微信、看帖子、玩游戏,就是有事没事找人聊天,拉拉杂杂地和人说上一大堆废话,有时眼睛都可以看得到的距离,就是要用手机联系,俨然手机就是他们的全部,“吃饭、走路、等车時实在是太无聊了,没有手机怎么能活?”人和手机似乎一分钟都离不开,早上醒来先摸手机,晚上睡了才会放下,就是作业、吃饭、洗澡、上厕所都得带着手机,手机不在眼前就会心烦意乱,莫名恐慌,如丧考妣。
由于有了手机,渐渐地,我们变得不爱出门、不爱说话、不爱与人沟通。当我们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也往往会对父母、爱人、孩子不耐烦,嫌他们打扰了自己的私有空间。我们总是在第一時间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我们又偏偏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朋友最近快不快乐?有没有烦恼?
手机成为现代生活的“标配”之后,其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三种关系:
一是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虚拟世界的精彩和变换程度赶上甚至超过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奇之后,人们自然不愿意再费心费力地出门去体味大自然,而是宁肯简便快捷地在虚拟世界里遨游了。特别是对那些吃着肯德基、麦当劳长大,却从未见过一只长着羽毛在地上奔走的鸡,也没见过一株在田里返青、拔节、灌浆生长着的稻子的“新人类”,他们不似父辈或祖辈,有田园生活的经历,有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亲密接触的快乐体验,自小被关在高楼与书本间的他们,自然觉得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当我们爬上山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流云,听松涛、赏野花,看远山蜿蜒起伏如梦幻般的另一个世界时,我终于觉得,没有手机铃声的打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二是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最令人费解或者说最极端的情形莫过于“我就坐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同居一室甚至同在一张床上的小夫妻,互不说话,非要发微信@对方,或者用QQ交谈,真应了那句话,“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也分不清面对面直接沟通和@对方、QQ对方之间,哪种交流方式更适合人类?但我想,如果能看着对方的眼睛交流,比任何其他的沟通方式都更为深入灵魂吧!
三是改变了人与自我的关系。在忘带手机的这个下午,我曾对友人开玩笑说,没有外界干扰的时刻,正好让我复习一下自己丰富的内心。说这话时我挺不好意思的,我怕这么文艺的话会显得我有点“二”。但现实恰恰是,被海量信息包围、淹没着的人们,早就忘了要时时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找一点时间,不被打扰地和自己的内心单独待一会儿。
手机本是工具,但对那些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的人,可能正相反,人为物役,人已沦为工具的一部分了。其实,网络世界也许够丰富多彩,却不够真实。空闲的日子里,还是多一些行走的時光,多一些眼对眼的交流,多欣赏一下外面的世界,多享受一下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快乐吧,只有这样的事,才能成为你回忆中最温暖的瞬间。
【手机随想散文】相关文章:
1.等车的随想散文
2.信的随想散文
3.知行随想散文
4.雨日随想散文
5.冬夜随想散文
6.深秋随想散文
7.晨跑随想散文
8.随想生活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