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心情日记集合10篇
烈酒几许香烟几支酒灼喉烟灼手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
我却骄傲告诉你
我拥有全世界我想每天都能见到你
毕竟我真的很粘人
如果是你我不会选择放弃也不会选择放手。
曾经你占了王位最后为什么还是孤单着自己。
即便你后宫三千又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心里的人。
你驰骋沙场征战荒野你是否想起你身后有人在为你担心。
曾经你傲视苍穹又怎么样如今不还是与世无争。
至少你曾经辉煌过。
那天天气很好,一回头就看到你在微笑。然而我却惊呆错愕木然一笑转头心里却澎湃万分。
你轻言上邪,我欲与君知乃敢与君绝。你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那我却觉得爱是宠溺。
有人说我身边太拥挤但是怎么不是是她寂寞来找我说我身边拥挤?
她身边拥挤时候却从来没想过我也会孤单这便是关系好的挚友?
我笑自己开朗,却躲不了心中的难过。
假如我跟你发脾气你别生气等着我安静一下就给你认怂。
假如我们吵架你可以先别理我但是你要知道我会像你低头。
假如是你我愿意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执手共白头不负卿。
假如是你我不会辜负当初也不会辜负最初的许诺。
假如是你千万别轻言离开我容易认真。
你面对他总是强势你却忘记他也是王者却心甘情愿在你背后替你遮风挡雨。
你总是忘了他也是王者忘了他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到。
你总是这样强迫着他终于你把他逼走了。
你可曾后悔?但是他却不会回来了。
我可以为你与世无争我可以为你无欲无求
但是可否不要弃他不要伤他不要强迫他
与世无争又怎样无欲无求又怎样
帝王一生孤傲终究寒了自己的骨
如今你与世无争不求名利又得到了什么
宋人费衮在《梁溪漫志》中记有一事:苏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婢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李清照对苏轼有这样的评价。她又说:“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之词,不可同日语也。”
李清照的评价恰如其分。也许是太过多才而分散了精力吧,苏轼虽然诗词文书画俱佳,却没有哪一项能达到李杜那样绝对的高度。
当时不少人亦称他为“坡仙”,但与李杜“诗仙”、“诗圣”的名号相比,我以为,“坡仙”之称,更多并非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独特的性格魅力吧。譬如他的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了很多次再见,那次之后真的再也不见,再多的思念到了嘴边都只能往回咽。
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说出第一次再见,慢慢的竟变成了现实。如果你说要跟我一辈子也能成现实那该多好,这些都成了奢望。
记得我走的那刻,你没有过多不舍,我说我还会回来的,你说会等我。渐渐的,我们不知谁先放弃了承诺,熟悉的彼此成了过客。
至此,我已在外漂泊了许久时日,很多记忆会变得模糊,想留住,又怕流逝不止。我已经记不起你发香的味道,也记不清你温柔的样子,淡忘了你房间每样东西的位置,想留住的刻骨铭心,何处安放。
在这陌生的城市,灯火阑珊。在一起的时候,此刻,应该相拥着在一起看着电影,桌上,应该不缺一两瓶啤酒。
过往太匆匆,这种厚重无法承载,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曾以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能淡然很多世俗的眼睛,终究,是我不够优秀。越美好,越心痛,但愿你再也没有心痛。
感谢与你相识共处的日子,你永远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总喜欢在三月末四月初的星空晴朗的夜晚,用文字取暖。打开桌上的橘色台灯,一束淡淡的灯光缓缓绽放,手捧着清新淡绿色封面的书,我轻轻地翻开扉页,那几个记录着去年时光的数字不禁让我抚摸到彼时的光阴,流连书间,便是流连于光阴,流连于幸福。
图书馆的静谧是书最好的栖息地。木质的书架上配以纸质的图书,感觉不一,或粗糙,或精致,如人的形态。粗糙的纸张带给手指的是强烈而真实的感觉,精致的一页光滑而洁白,甚至让人有往脸庞摩挲的冲动,如和一个亲切可人的婴儿面颊贴着面颊。同样的书架中,它们高低相错,二十四开、三十六开,这是他们永恒的高度;或厚或薄,五厘米、十厘米,这厚度不会随时间而改变。齐整的书架,俨然是一个多彩的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每本书都有着自己沉默的外衣。经常在闲时在书架间悠游信步,不为寻哪本书,只求用手指轻轻抚过一排排排列整齐的书时那一份轻松与闲适,只盼徜徉于书间的那一份满足与快乐,就像漫游在一个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音符、语言和睿智的思想。那份留连难以舍却,只希愿在那一方不大的真实天地里永远与书为伴。
书市的喧闹里,它们依然沉默。只是不同的是他们大多都有着干净、华丽的外观和新鲜的油墨香味,与图书馆里的那种安静的味道截然不同。慢慢走过一本本包装各异,标价各异书间,忽然觉得他们是无人认领的孩子般,执著地等待哪一个最合适的人将它们放入幻想已久的书架,不用再流于街头,有了美满的归宿,找到一个懂得珍惜和保护他们的人,一个真心的朋友,不是么?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就是一位知心的朋友,纵然它没有言语,但却与拥有它的我们心意相通了,真正吸引我们的书并不是靠闪光的封面,而是当中更真实的文字和散发墨香的思想。
书本有自己的语言,或许是文字,或许是图片,或者索性留白。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有时更耐人寻味,品这样的书,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轻轻翻动洁白的纸页,静听细致的翻动声,“哗哗”地与心灵的节拍契合,忍不住想在洁白上留下思绪,或许是几行小诗,一篇百字小文,最终留下的都是一段关于此时的文字,一份供彼时回忆的泛黄时光。无字的书更需要心灵书写,白色的背景上印下的将是无尽而色彩斑驳的心灵音符,余音久久不绝。也许最终也会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笔,珍惜这页页空白,只愿永远在这洁白中流连,用透明代替黑色,在流连间让思绪透明地重叠于无声之上,回味的心情永不会变。
在七月流火的深夜,也曾因余华的《活着》让泪水凉透深秋,但书籍带给我们的更多是难忘的慰藉和不经意间的温暖。迷惘之时不与人语,选择与书为伴,总能消融心中的积郁。流连书间,与一位最善于倾听的朋友谈话,知道了能做一个读书人的幸福。知道每一分钟品书时光的珍贵,知道读懂一本书的不易。漫步书海的不舍,指尖的幸福传向心间。只求能如晚年的托尔斯泰一般,用一条围巾温暖思想,寻找自己生命中未竟的美好愿望,用自由让生命归于本源。
书页泛黄,书香幽然,而我们继续成长,温暖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