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的那一天开始拿到这本书,当天大风大雨,窝在家里,不曾想身体开始发热,有些炎症在身体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隐隐发作,滋滋潜长。于是吃下一片抗炎药,躺在床上,翻开书页,开始了这次精彩的纵垮时间~浦江之旅。这里,开篇就要给出定语,这本书是今年读到最精彩的非虚构类图书,无二唯一。本来读完一本书,除了在页脚页眉做些笔记,写上百十字的总结足够了。《长乐路》必须要写点什么了,虽然是手机打字,缓慢费劲,也挡不住对于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每个人都会心底暗暗埋伏这一句话,书谁没读过,我读的书比你爬的楼梯还多呢!没错,每个人都这里那里读了各种类型的书籍。所以,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一个概念定义一下?什么是好书?马上会有人批驳说:这是主观定义,如何普世?没错,因此把这么个人心爱欢喜的书籍推荐的时候,务必要把自认的好书标准先铺垫一下。好书:就是能心里产生画面感,人物都是活的,各自有着分镜头,就连他们的对话,都有画外音,环绕立体声,带着口音和强调,热络的共鸣着。好书: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提前埋设的梗,到了抖包袱的时候,我在书本的对面就开始笑,开始哭,像个看魔术的傻子。
《长乐路》,地理坐标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3.2公里,折射了一个城,一个国。最先引起我兴趣的是因为最近人在上海,就想去找些关于上海人文历史的书籍看看。没想到挖出个宝,这本书我个人铁口直断,必将上2018十大图书排行榜。史明智,是和何伟,梅英东同一批和平队的成员,没想到人物都是一窝一窝的出来,当年子贡的和平队一下就走出来三位人物。
我们这个群体里与上海的关系真不是千丝万缕这个能描绘的,基本上打断骨头连着筋。公私合营资本家,十万知青去新疆,知青子女回上海,改革开放,老上海人,新上海人,世博会,新移民城市,暴力拆迁,外地户籍学生的学籍,所有这些我们身边的名词,谁来给出我们名词解释?
而长乐路见证了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来来往往的历史过客,而一切又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无情地裹挟而去。就像作者所说“此处,一个帝国崛起、衰落,又再次崛起,唯有树木恒立。”史明智在书中记录的长乐路上的几位小人物给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个人物的描写看得我掩卷大笑,入骨三分。
住在一幢灰色水泥公寓底楼的冯叔,青年时代曾作为上海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前往新疆参加建设兵团。上世纪90年代,他带着四川籍妻子傅姨回到上海。在新疆“战天斗地”的艰苦生活与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使冯叔不再相信任何虚妄的东西,只坚信自己的努力才是唯一的依靠。他沿街面开了一家葱油饼店,由于配方独特,生意很不错,忙的时候一天要卖掉180个葱油饼。与他形成对比的是妻子傅姨,由于小时候遭遇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贫困生活,父亲因为说了实话而被迫害至死,所以她随丈夫来到上海后,有一种要摆脱贫穷、快速致富的强烈愿望。她不断地将微薄的退休金和丈夫赚来的辛苦钱投资到那些非法电商、不良保健公司的吸资项目中,前后投入有50000美元,但一夜暴富的美梦却一个个破灭。夫妻之间为此大吵大闹。他们前后置过五套房产,但由于市政建设、违建拆除等原因,最后只剩下长乐路那套居住的底楼公寓。两口子吵架的对话描写实在是精彩,脑补画面都是栩栩如生。
《长乐路》英文原著名《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其实是史明智(Rob Schmitz)一个饶有意味的译名,意为长长久久的快乐之路,这在中国是多么吉祥如意讨得好彩头。而整本书里面的一个个小人物,不就是身边的你,和我。时间,不就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吗?
再次诚意推荐,《长乐路》,2018非虚构类书籍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