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武功的教学随笔

时间:2021-08-31

  舞蹈武功是一门特殊的人体动作课,其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能和功能。它既是每一位中国舞稻演员的必修课,它的训练价值和舞台价值对舞蹈艺术来讲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以我的课堂教学为例,由于学生正是处于生性活泼的少儿时期,对她们来说武功课教学是伴随着好奇与痛苦,经历着尝试、坚持、战胜、成功的心路历程。而传统的舞蹈武功教学,它以比较单一的形式出现,教学中学生容易对单调的训练模式感到枯燥、疲乏、再加上练习中不可避免的苦难感受,学员就会产生怕苦、畏难、怠练的情绪,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上升和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使教学处于一种被动局面。为此,武功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已成为摆在武功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怎样选择武功教学的一条相对有效的途径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愿学

  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拥有新鲜感和好奇心的特点。武功教学的任务也应依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实际接受水平来制定。在传统的教学中,首先是由教师确立一个教学目标,然后才采用自然灌输的方法去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及其能力特点和自发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享受训练乐趣的水平和需要,把平时一些单调、枯燥无味、重复较多的教学手法与情境、游戏、比赛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产生训练的需要,达成自主参与的心理趋向,并通过学习完成享受运动的乐趣,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的满足感。例如:在热身和基础训练时,课堂内容可设计成不同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练中乐;在技术动作练习时,可进行分组练习,并在检查练习效果时,以小组比赛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练习的兴奋性。这样使得训练课不再枯燥、不再乏味,而是欢乐有趣的活动,有着很强的向心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可见,设计与学生心理、能力相适应得情境是达成目标的基点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