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高考的同龄人
我今年18岁,眼看高考就要开考了,而我却因为今年年初被保送而得闲四处游荡。这半年来我和同学去过了不少地方,结识了一些驴友和穷游客,也多少过眼了些世间百态。可是,我内心的痛苦并没有因为一次次出行而得到明显的减轻。
我发现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了生活中种种琐事的烦扰,人的苦恼之源便向更加单纯的方向转移了。人人都会有苦恼的,在哲学层面,在意识层面。而现在这份痛苦则源于对整个世界的不相信。
说到质疑整个世界,可能显得过于绝望或者过于无病呻吟。那么说详细一些便是——这个世界在疯狂地变化:绿色食品可以是一个假标签,我们喝着用本该是穿在脚上的东西制造出的酸奶,等等。我越来越不敢确定世界是否还是我心中一成不变的那个了,就像“专家”成了胡诌、歪扯说大话的代名词,我发现世人对好多词语都有了新的见解:
青春——充满无奈和痛苦,是一张还未死去就用来祭奠的遗像;
大学——进去混混日子,出来就镀金完毕;
个性——没啥用,就像阑尾;
有才华——可以高谈阔论很久;
……
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人生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最关键的是,人们的笑点不应该是这样的。
想到了《黑镜》第二集中踩单车来换取点数观看娱乐节目的情节,这个情节和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高度重合。一个反乌托邦的社会,人人都在消遣,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与消费的。
又想到了悉尼奥运会歌曲《返璞归真》的MV:收获的葡萄缓缓上升回到藤上,落叶转绿,老人还童……一切都是那么不现实,却又美丽得令人落泪。“被扭曲锻打的金属梦见自己变成矿石;被涂抹的纸张梦见自己变成白纸;白纸梦见自己变成青翠的树木。”这是李汉荣诗《渴望》当中的两句。这个世界从未真正需要过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然而事与愿违,金钱的诱惑与力量在梦想面前显得那么真实有力,让一切回归本真,还原自己的想法或许终归沦为一句力不从心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