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久了老师,挑剔成性了,我不再轻易崇拜谁。因此,每当去观摩各种等级的优质课,我都会有一种固定的预想:备了无数次的课,磨了无数次的课,讲给精挑细选的高素质学生听,想不出彩都难!不屑与向往纠结在一起,最终总是下不了不去的决心。
毫不避讳地说,这次信阳之行,我也作此想。在烟雨蒙蒙的北国江南,我一心“灰暗”,只想着证明自己毫无悬念的猜想。
但,这一次,有点小意外——竟然没有预想中的热闹与喧嚣。名师们,似乎都在静静地教语文,各种喧嚣、浮华不见踪迹,我有了各种喜出望外的收获!
1
课堂评价中肯,理性与严谨齐飞
在老师的课堂评价语“听取好声一片”,唯恐一个“不”字伤害了学生自信心的时代里,肖培东老师上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得中肯,引导得巧妙。
记得肖老师在上课伊始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一滴水”经过的地方,一个胖胖的男同学第一个抢先说:“四方街、玉龙雪山。”肖老师脸色一沉:你没有好好读书呀。本以为,对这个学生的评价算是结束了,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肖老师又问他:“来,你说说老师听到你一开始的回答为什么不高兴?”这位学生大大方方地说自己回答的太片面,没有阅读完全部文章。问题在课堂上发生,问题又在课堂上解决,这就是肖老师所提倡的“让课堂真实地发生”吧?
在一个学生朗读过之后,肖老师随机让一位学生站起来点评。这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读得很有感情。”肖老师眉毛一扬:“想蒙我?”学生不好意思地抓抓头,他也许和在场的听课老师一样有点困惑:“读得确实很有感情啊!”肖老师继续点拨:“我现在要带你去丽江,你感觉怎样?”学生恍然大悟:“激动,兴奋!”至此,学生真正了解了“读得很有感情”的套话是多么乏味,多么空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