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传过话来,说我家祖屋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如今已墙歪梁腐,檐朽瓦落,破败不堪,非修必塌
我心海起波澜,倏然泛起一抹浓浓的乡愁,下意识地对着天边朝那老家祖屋的方向深情回望。
老家那个小山村,在云贵高原南麓桂中偏西北的都阳山脉福禄山中,二百多亩旱地,一百八九十号人。坐西朝东,庚山甲向,西宽东窄,形似一艘破浪东行的巨轮。这个小小的山村,住着沈姓、韦姓各二十余户人家,外加陆姓和苏姓各一家。不知哪朝哪代,也不知是因为迁徙谋生,还是为了躲灾避祸,几家老祖宗从外地不约而同来到这个山高林密的小山弄(壮语音,意同“峒”),开荒劈莽,采石伐木,打砖制瓦,盖房造屋,建立自己的家园。村中原有五大排房屋,坐落在东、西、南、北、中五大方位上,分布合理,错落有致,疏密得当。从山坳口鸟瞰,小村庄像是桌面上垒摆的麻将方阵,更像一个不太规范的草书“正”字。这整村的老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称为我的老家祖屋。
记忆中,村中的老屋,各排白成体系,但结构大致相同。外形是红砖墙上盖着人字青瓦,长条石阶铺上堂屋大门。屋内为五柱木架隔墙,木板铺地,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人居,下层养畜禽。正前屋为厅堂,左间或右间,一般是卧室,后间是火房。这是桂西北典型的壮家民居结构。奇特的是,每排老宅山墙,无论是红烧砖墙还是木质板壁,其正中间,都各开一扇门,一字贯通,把各家各户厅堂连成一体。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这老屋里捉迷藏,如入迷宫。来回躲躲藏藏跑完这几十道门,常常弄得气喘吁吁,人人满头花猫脸。那时候年少不更事,只觉得有这一串侧门,好玩、好串门,到左邻右舍聚餐便捷。稍长大后,我意识到老祖宗开这一长串侧门,好像不止是那么一回事,便蹭到爷爷膝盖上,仰视而问: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开通这一串侧门干什么?爷爷笑呵呵地勾下银须飘拂的下巴,亲了我一口,反问道:如果家里进贼或出什么急事,左邻右舍从哪里进来相帮多快捷?我脱口答道:肯定是从这扇侧门进来多快啦。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乖后又问道:“亲如一家”是什么意思?我双眼珠骨碌碌地转了好几转,答道:老师教过,它意思是亲近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形容相互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爷爷轻捏着我瘦弱的双臂,抖抖两下,把我放到地面上,呵呵一笑说: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