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的治国理想中,一个完美的帝国就应该是无贫无富、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每个人都安于眼前,一生不出家乡,老死不相往来,如乡野之草,自生自灭,帝国将因此绵延百世,千秋万代。
闭关锁国让中国与世隔绝
明帝国初建的14世纪中期,正是世界政治史和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时刻。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宣告结束,由自由民组成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欧洲的新希望,教皇和各国君王的权力受到控制,一场以“文艺复兴”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拉开了帷幕。同时,北欧和西欧各国开始海外大冒险。在政治革命、文化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综合推动之下,“世界时间”的钟摆终于从东方猛烈地摇向西方。
而在东方,从皇帝、知识分子到草民百姓,竟没有一个人察觉到这一历史性的变局。朱元璋悍然取缔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将一切国政大权均集中于皇帝一身,政治的专制化和独裁化达到了新的峰值。
对于一个专制型政权而言,影响“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外患,一是内忧。控制前者最可行的办法是杜绝对外的一切交流,与各国“老死不相往来”;实现后者的办法,则是让人民满足其温饱,而民间财富维持在均贫的水准上。
明代治国者分别找到了两个办法,那就是,对外,实施闭关锁国的“大陆孤立主义”:对内,追求“男耕女织”的平铺型社会模式。
与元代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截然相反,明朝从创建之初就推行对外封闭政策,具体而言,就是“北修长城,南禁海贸”,把帝国自闭为一个铁桶。
在北方,为了防止蒙古势力的卷土重来,明朝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全线长达万余里,划分为九个防备区,由重兵驻守,时称“九边”,这些边关成为被官府严密管制起来的边贸集散地。从此,自汉唐之后就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日渐闭塞。
在南边,朝廷下令禁止民间出海,朱元璋在登基的第四年(公元1371年12月)就下达了“海禁令”,禁止临海的民众私自出海。随后20余年中,多次颁布禁止海外经商的敕令。朱元璋还制定律法,对于违禁者及私行放禁的滨海军卫官兵都处以严刑。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仍遵循“洪武事例”,宣布“不许沿海军民人等私自下番交通外国,遵洪武事例禁治”。
在如此严厉的海禁政策之下,唐、宋、元以来的海外贸易遭到毁灭性打击,已经繁荣数百年的泉州、明州等大型港口城市迅速从世界级港口的序列中退出,民间的海外贸易从此成为非法生意。1492年,明廷下令“闭关锁国”,沿海人民从此不得与来华的番船发生任何交通、贸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