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材解读
儿童的心理需求:双休日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是我双休日最愿意做的,其他小朋友们双休日都在干什么等话题,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经常会思考的问题。
教材的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儿童校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基于上述的思考,教材选取了“点击双休日”这一实践活动课题,目的在于了解儿童双休日的状况,引导儿童双休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单元教材解读
1、教材结构:教材在编排上由讨论、调查及收获大部分组成。讨论:呈现了一幅师生共同讨论双休日问题的情景,随之呈现了两个讨论的问题。调查:一是通过数据的统计来说明大家对双休日的满意程度如何;二是对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状况从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个维度来说明。收获:通过讨论与调查两个基础,对双休日生活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材分析:
以实践活动开展的三个阶段编排教材: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讲都要经历计划阶段、活动阶段与汇报交流阶段。教材遵循这一过程,讨论:这其实是实践活动开展前的计划阶段过程;调查:其实是对讨论的话题进行课外的调查与活动过程;收获:其实是汇报交流基础上的得出结论的过程。
三、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对学生目前的双休日状况要有充分的估计。基于广大农村孩子目前双休日的实际状况,从活动内容上来讲,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可能既要做家庭作业,又要参加劳动,还要走亲访友,而更多时间里可能就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从活动形式上来讲,可能是多样的形式而不是单调的形式,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期间可能就是在家长监督或陪伴下来进行的,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间可能就是自己可以支配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期间不可能全天内只去做一件事情,这也就决定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2)要开展具有广泛而普遍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在双休日期间可能也到过城市,参加过一次课外辅导班,但这些偶尔进行的活动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不代表目前学生在双休日的主体活动,因而在引导学生调查时要注意不能走向极端,否则就不会得到一般意义上的数学结论。
(3)调查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调查内容:一是调查自己在双休日大部分时间里所做的几个主要的活动;二是从三个维度上调查社会对学生双休日的关注程度。
目标:目标是伴随着内容而实现的,因而在目标的把握上,一是通过整合个体双休日生活的梳理得到普遍意义上的双休日满意程度;二是通过三个维度的调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我希望家长、学校、社区应该为我们做点什么等等。
项目
做作业
与小伙伴玩耍
家务
劳动
特长班学习
爬山
参加实践活动
看电视
旅游
去图书馆读书
(4)材料的准备是活动的重要保障。
调查表一:我的双休日
结论:满意一般不满意
调查表二:关注我们的双休日生活
家长如何安排
我的双休日
学校如何关心
我们的双休日
社会如何关心
我们的双休日
(5)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三个维度的调查活动的开展是课堂交流的重要保障
从教材呈现的形式来看,学生正在进行有关调查,图一是向学校老师调查,图二是进行社会调查,图三是调查自己的家长。所以在实际的活动环节,必须要进行三个维度的调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否则就可能使活动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