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碾,眠”等12个生字,理解“窒息”“惊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好处,并会仿写比喻句。

  4.感受文中描写的暴风雨的景象,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要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感受暴风雨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熟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春雨细如毛牛”“春雨淅淅沥沥”可今天我们所见的春雨却是一场暴风雨,他和我们平日所见的春雨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歇的《暴风雨》。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

  1.请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生字表和工具书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书,及时正音,重点点拨下列读音

  “沉闷”,“囱”,“绮”“哽咽”

  3.再读课文,看看是否通顺流利,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惊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的发声。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可以同等匹敌。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选择读的好的段落学生互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只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主要写暴风雨的景象,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

  (1):雨前的闷热天气,闪电和闷雷。

  (2—6):狂风大作,飘波大雨下下来了。

  (7—11):雨后的美丽春景。

  (12—13):抒发作者的感受,阐明哲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天气闷热,闪电大,闷雷响)

  2.重点理解“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悸”

  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

  齐读,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