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换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1-08-31

换一换教案及反思

  一、设计意图

  在儿童生活中,交换东西是很平常而又常见的事情,可以交换食品,可以交换玩具,可以交换图书。《换一换》绘本图书中讲述的是动物交换声音的故事,它来自于儿童的天真想法,被成人的慧眼发现了,又用成人的智慧加以再创造,于是就变成了这本以幽默见长的趣味横生的故事。故事中,出现的"叽叽"" 吱吱""哼哼""呱呱""汪汪""喵喵"等象声词是幼儿最喜欢,又是最想模仿的声音,《换一换》绘本图书演绎了一场小动物们互相交换叫声的游戏,既可以让幼儿认识许多动物,又可以让他们学会各种动物的叫声。

  二、活动目标

  1.熟悉小鸡、小老鼠、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的外型特征及其叫声;

  2.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读图的方式阅读图画书,知道小鸡吓走大猫的原因;

  3.体验动物换叫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草地场景:内有小老鼠、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指偶图。

  2.《换一换》绘本大书。

  四、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草地上藏着哪些小动物?

  1.引入情境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在草地上游戏、玩耍。

  2.找寻动物

  师:(手指一只小老鼠藏的地方问)咦,草地上藏着谁呀?

  幼:小老鼠。

  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并粘帖到花园前的一条小路上。)草地上还藏着谁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幼儿依次找出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幼儿按故事中的顺序进行粘帖…………)

  3.过渡语:今天草地上真热闹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每天游戏,玩耍,好开心呀!

  环节点评:

  创设草地的场景,让幼儿在模拟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快乐的玩耍游戏;这样的游戏的方式将幼儿自然地引入教学活动,接着,在游戏式的说说、贴贴中让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找寻、识别小动物,吸引幼儿注意力,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进一步熟悉了小动物的主要外型特征,为接下来猜小动物叫声了作了铺垫,同时也为《换一换》故事的展开拉开了序幕。

  (二)猜一猜 小动物怎么叫?

  师:小朋友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

  幼:(自由模仿自己知道的某动物叫声)

  师:(重点引导幼儿模仿小猪和乌龟的叫声)

  最后按展板上小动物顺序,依次学习小动物的叫声。

  环节点评:

  由幼儿先根据自己知道的小动物叫声进行学习,最后再学习比较陌生的小猪、乌龟叫声,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所以,幼儿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非常好。通过互学、向老师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六个小动物的叫声。最后,按故事中小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学习小老鼠、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的叫声,不仅强化了幼儿对小动物叫声的认识,为它们理解故事作了一个知识准备。

  (三)读一读 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师:小朋友听,还有谁也到草地上来玩了?叽叽叽--

  幼:小鸡。

  师:(出示大书《换一换》),小鸡要跟小老鼠它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边翻书,边讲述《换一换》。)

  师:故事讲完了。(教师手指动物图卡小鸡)小鸡跟小动物们换了什么?

  幼:换叫声。

  师:小鸡跟哪些小动物换了叫声?

  幼:小老鼠、小猪……

  师:小鸡想跟小老鼠换叫声,是怎么说的呀?

  幼:小老鼠,我们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谁来学学小鸡对小狗说的话?……

  师:当小鸡遇到老猫时,发生了什么事?老猫怎么说的?

  幼:差点给老猫吃掉。

  师:小鸡最后给老猫吃到了吗?为什么?

  幼:小鸡学了小狗的叫声。

  师:最后小鸡回到家,妈妈吓愣了,为什么呀?

  (引导幼儿理解小鸡吓走老猫的原因,以及妈妈吓一跳的原因。)

  环节点评:

  幼儿在边倾听边读图中,眼里流露出无数的好奇与惊喜,尤其当小鸡遇到猫要吃它时,全体幼儿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当小鸡紧张中脱口学了小狗的叫声,却意外地吓走小猫,让幼儿们顿时放松了心情,自然地迸发出爽朗的笑声。故事结尾,当小鸡学乌龟叫声"嗯、嗯"地回到家,又把妈妈愣住了。这些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到故事中,情感也随着情节一起跌宕起伏。故事中有趣的换声音,使幼儿带着游戏的心情去阅读,去感受,在读完故事后,幼儿仍然感到意犹未尽,沉浸在故事的趣味中。书中动物图画展现的神情,妙趣横生,充满着探究欲,让幼儿产生许多的联想。最后在回忆情节时,也因为前面两环节的渗透,以及展板上依次排列的动物顺序,使得幼儿轻松地掌握了动物出场顺序,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获得了阅读的愉悦感。

  (四)玩一玩 我们也来换一换。

  师:小朋友,我们也来学小动物,换一换叫声,好不好?

  指导语:这里有小鸡、小老鼠、小猪、青蛙、小狗、大猫、乌龟各种小动物胸饰,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戴上它。然后学他的叫声去跟其他小动物交换叫声。

  (幼儿自选小动物胸饰,教师和幼儿带上动物胸饰,做换一换的游戏。)

  环节点评: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完《换一换》后,进入角色的慾望非常强烈,教师安排幼儿玩换一换游戏,正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在游戏中,幼儿模仿着动物的叫声,再与另外的动物换叫声,既是对文本的体验,又是对文本的拓展。游戏中,各种小动物都成了换叫声的主人,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去找寻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主动进行叫声的`交换,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愉悦了自己的心情。最终让绘本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心灵鸡汤。

  五、活动反思

  幼儿在接触故事《换一换》过程中,始终是兴奋的、愉悦的、收获的。这些都体现在对找寻动物的热情中;模拟动物的叫声中;屏息倾听故事中;以及游戏中流畅的语言里。这次活动之所以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了愉悦,增强了对动物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作品内容的磁场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与同伴交换玩具等物品的体验,所以对作品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似乎就是他们平时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所以,幼儿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同时作品中交换的居然是动物间的叫声,这让大家耳目一新,充满新奇感;更为重要的是小鸡在与动物交换叫声中所遇到的差点给老猫吃掉的惊险经历,更让作品增添了无限的幽默与情趣。所有这些,都对幼儿的眼球产生了强烈的磁场。使幼儿始终对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

  2.作品语言的重复性

  在故事中,小鸡与动物交换叫声时,一直用轻轻的、礼貌的声音与同伴商量:"××,我跟你换一换叫声,好吗?",就是这么一句重复的问话,让小班幼儿极其感兴趣,当他们听了2-3次对话后,已经很顺利的在老师的讲述中轻声地跟着对话。在游戏中,也都能熟练的运用这句问话,与同伴交换叫声,既愉悦了身心,又发展了语言。

  3.环节过渡的自然性

  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做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比如,在出示故事之前,首先用找的方法,找到躲藏在花园里的小动物;接着自然而然地让幼儿学学小动物叫声;再紧接着,由"叽叽"小鸡的叫声引出作品的主人公,一环紧扣一环,在幼儿正沉浸在模仿小动物叫声的兴奋、激动时,又引出小鸡"换一换"的故事,将幼儿刚才热烈的情绪暂时冷静下来,进入到倾听故事的阶段,再接着理解小鸡吓走猫、吓愣鸡妈妈的原因。最后又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呼唤叫声,让幼儿在游戏中对话、模仿叫声,拓升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让幼儿在体验阅读的愉悦中结束活动。

  4.活动过程的情境性

  文学具有情境性,活动开始部分创设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把幼儿引入一定的情境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在审美中产生情感的冲击,激发幼儿阅读的情感,同时也解决了文学作品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在美丽的花园里找寻躲藏的动物,使幼儿幼儿置身于花园,找寻动物时的热情也就更高,当他们找到动物时,自然而然地就学习、模仿起小动物的叫声。紧接着,出示来到花园的小鸡,也使得故事更具直观、形象、情境。最后幼儿带上动物胸饰,扮演动物互相交换叫声,更使活动的情境性增强,幼儿活动的热情也因此更为强烈,把知识变得智慧和感性。

  5.幼儿参与的主体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找寻躲藏的动物,还是模仿动物的叫声、扮演动物交换叫声,幼儿都是站在一个主体的地位,没有老师指挥、操纵的痕迹。活动中,他们积极地找寻动物,激动地模仿动物叫声,认真地思考小鸡吓走大猫的原因,愉快地交换叫声等,无一不是在一个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去主动的学习、与作品互动、与同伴互动。

【换一换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换一换》教案

2.《换一换》教案设计

3.换一换教学反思

4.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教案

5.有关小班绘本教案:换一换

6.绘本换一换活动教案

7.换一换叫声教案

8.《换一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