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制作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对印造型的基础上可适当添画,把无意识创造平面肌理效果与有意识的创造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应知: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应会: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
隐形内容和目标:通过分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工具与材料]
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纸版)、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课室安排]
全班60人,每4人一组,分成15组。
[教学过程]
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
生:西瓜、苹果——————
师:揭纸展示。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把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的课件。
生:观赏图形造型。
(猜问题,易引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可以起
到诱发学生从中发现美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究。
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
不同厚薄的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
不同轻重的压印产生怎样的效果?
不同的底版产生怎样的效果?
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再涂深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
(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并进行创作。
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的有序涂色,覆盖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右手掌按住纸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5度左右,产生变化丰富而具动感的肌理,请学生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对印方法,要做到别具一格。
生:尝试制作,并大胆上台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独特处,以及画面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给人的感受。其他学生也可谈谈对他人作品的视觉感受。
(通过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
生:分组制作,要求制作一幅构图新颖,有个性特色,不失现代肌理艺术效果的版画作品,要讲究用色、用水、构图等要素。
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艺术贵在创新。
生:对本组作品汇总,进行集体讨论,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的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经添加形成一幅具象作品。对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同学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幅抽象作品。讨论后或集体创作或指派一人主笔,完成本组作业。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全班评出最有创意奖。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生:将本组作品自由张贴于黑板上,组合成一幅大的抽象壁画作品。
(通过这一活动,把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下课礼仪
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通过现场示范实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网明显提高。同时传授理论知识,示范作品,都较为系统,正确的辅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
该课题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