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别离的诗句

时间:2021-08-31

有关伤别离的诗句

伤别离的诗句(一)

  教学随笔: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

  长安四中 姜红敏

  最近,高三的复习已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时期,作为攻关难题之一的古代诗歌鉴赏,再次被提上训练日程。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古诗词中表达“伤别离”类的作品较多。从本学期开学到本周末的四次检测中,有三次诗歌鉴赏题都与“惜别离恨”有关。将以前的复习资料整理了一下,略做统计,找到了二十句与“离别”有关的诗句,其中有十句古人们表达的“离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领略其中无尽的意味。

  1.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坐》)

  很明显,是后世“掉书袋”的辛弃疾化用了屈原的诗句。用在被召进京的离别宴上,面对生死未卜的前途,屈原的这句诗简直就是辛弃疾心声的真实写照,信手拈来,抒写心志,传神之至。

  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这两句诗出处相同,表达的感情相近,但互为因果。也许正是由于“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相思相望不相亲,才产生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无尽悲伤。

  3.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克《松许从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两句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在聚散面前的淡定与豁达,既可宽慰友人,亦可用于自慰。只是李克的诗直抒胸臆,来得畅快;苏轼的词由物及人,推及常理,略作婉约。

  4.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离别》)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若不仔细看,有人可能觉得这两句诗一样。

  同样表达“惜别”之情,两人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写出了离恨的沉重。但我觉得李白的“问”,更显“诗仙”之豪迈;倒是严仁的“识”,略显沉郁,有儿女之态。

  5. 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唐.骆宾王.《秋日别侯四》)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两句都有“难”,是啊,“分襟易”,“相见难”,“别亦难”,别后“促膝(更)难”。一个在唐初,一个在唐末,将古人面对离别的伤感和惆怅之情写的呼之欲出。

  6.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唐.李白《江夏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的缘故吧,表达的离别之态很相似。都是友人乘帆已远去,送别之人仍在江畔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逝。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足以可见古人之长情。

  7.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唐.宋之问《留别之望舍弟》)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宋.秦观《虞美人》)

  离别宴上,一杯一杯复一杯,只求速醉,怕的是清醒之后为别伤怀。古人的重情重义、惜别惧离,真让人为之感伤。想想今人的薄情寡义、重钱轻诺,真是汗颜啊!

  8.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唐.王勃《寒夜怀友》)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容若《画堂春》)

  这两首诗词,一个怀友,一个思妻,感情之真挚,让人动容。是啊,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深。这辈子,若没有一个知己,知音,岂不白活?惟其难得,所以倍感珍惜,一旦不能拥有,方感噬心之痛。

  9. 莫怨他乡暂别离,知君到处有逢迎。(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也许是边塞雄奇壮阔的自然风光的熏陶,也许是沙场厉兵秣马、刀光剑影的历练,铸就了他豁达豪迈的性格。所以面对离别,他显得更超然洒脱一些,总能从别情愁绪中跳出来,宽慰友人,前途很光明,明天会更好。给人以无尽的鼓励和感召,让人心中温暖,不再伤别离,内心升腾起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10.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欧阳

  修《浪淘沙》)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与其他的离别诗不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想象虚写,就是还没有分别,在离别的当口,想象分离后的寂寞与冷清。然后用问句引发对方的同感,缠绵悱恻,更见情致。

  11.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2.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宋.司马光《西江月》)

  1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宋.秦观《鹊桥仙》)

  14. 久别偶相逢,犹疑是梦中。(清.翟灏《通俗编》)

  15.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唐.杜甫《垂老别》)

  16.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7.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8. 青山一道问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王昌龄《送柴侍卿》)

  19.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唐.李白《菩萨蛮》)

  20.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元.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后记:

  有时候觉得人真是被逼出来的,有时候又觉得处处留心真是有用处。连续带了五年高三,年年都与诗歌鉴赏打交道,翻阅了许多资料,做了无数题,但从来都没想过整理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去年申请了西安市的小课题后,每次上课或翻书,我都会留意与自己课题研究有关的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觉得自己施教的思路清晰了,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偶尔静下心来写东西,发现笔下比原来顺畅多了,那些古诗词中的美词佳句,历历在目,对古人的难言之情、难状之貌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

  这篇随笔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整理,在监考时将其付诸笔端并打印出来,总共的时间没超过两小时。所以,我觉得有目标式地多留心是有好处的,人偶尔那么“逼”自己一下,也是有效果的。感谢课题研究,让我少了惰性,多了思考;有了目标,没了盲目。

  201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