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北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
①北宋末年,奸臣当道,谢薖由于不阿谀当权者,一生困居布衣。②秋期:即七夕。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间,牵牛、织女过鹊桥,相会于银河。③锦楼: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当时富贵人家用锦缎扎成的乞巧楼。
1.词上半阕后三句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下半阕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 (5分)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2分)这首词表面上像是写爱情,到这儿却着力以“锦楼”和“清流叠嶂”做对比,写富贵人家的热闹和野外闲人(诗人自己)所处环境的清贫冷清,把全词的主题引向社会人生。(3分)
2. (6分)词人通过天上与人间的对比,(2分)写天上银河风平浪静,而世道黑暗,人间看似平地,却处处崎岖不平。(2分)表现了词人对社会现实不满、失望的愤懑情绪。(2分)
二
(1)请分析“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的意蕴。(3分)
(2)请赏析本词的抒情艺术。(4分)
参考答案
(1)这句词将富贵人家乞巧的奢侈与在七夕节的清苦生活相对比,既突出了自己生活的清苦,更以“清流叠嶂”寄托了自己正直、高洁的道德情操。(3分,“对比”1分,“突出生活清苦”1分,“寄托正直、高洁的道德情操”1分)
(2)这首词运用了融情入景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自然、真挚。上阕,融情入景,朦胧的月、淡淡的星、南飞的乌鹊,蕴含着一种朦胧、欢快的情感,“清流叠嶂”蕴含着自己高尚的节操;下阕,直抒胸臆,“佳人何在”表达了自己对意中人(或知音)的呼唤,“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倔强抗争。(4分。“融情入景”2分,“直抒胸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