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N公文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小学校长开学致辞,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新学期今天正式开学了。高中生活对于我们来说,高一的同学们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高二的同学们已经过去了二分之一,高三的同学们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五。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珍贵?也许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时间对每一个人是公平的。但是,人们对时间的利用则有天壤之别。一个人如果没有进步,只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那么,他活一天与活一年,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地创新自己的知识、情感、道德和人际交往,那么他就会因生活的丰富,而增加生命的厚度。因为这样的区别,所以,有的人生命延长了,而有的人生命则缩短了。——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赢得未来”构想。他指出:中国和印度等国已意识到,它们在作出一些变革后将能够与其它国家进行竞争。所以,他们开始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其后,奥巴马在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学校发表演讲时,呼吁在场的学生必须更加勤奋努力。他说,“这场决定未来的竞争绝不轻松”。
最近,耶鲁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移民蔡美儿的新书《虎妈战歌》在美国网上掀起了一场举国大讨论。身为华裔的蔡美儿认为严厉的中式家教比宽松的西式教育优越,并以自己为例——为使小女儿熟练地弹奏钢琴曲,她要求女儿从傍晚一直弹到很晚,中间不允许喝水,不允许吃饭,不许上洗手间。最终她的女儿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登台表演。而去年公布的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PISA)的结果中,美国学生的成绩仅在中游,阅读能力排第17,科学第23,而数学第31,总体成绩第17。来自上海的学生包揽所有单项的第一名。这更增加了美国人对美国基础教育危机的恐慌。
如果我们以为,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中国教育的优越和美国教育的危机,那恰恰是一种误解。第一,我们只注意到奥巴马和蔡美儿的表面言辞,而忽略了其后隐含着的美国人的自我反省精神。第二,我们往往喜欢用别人的不足证明自己的长处,而不喜欢用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或许正是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促使了他们的发展;而我们的沾沾自喜,则可能使我们固步自封。
因此,我们要保持对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生活的自省,要了解我们自身优势与缺陷。
那么,中国的教育其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功利主义。功利与功利主义是不同的。功利,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们生存所需的条件。但如果功利就是一切,唯功利是图,则是功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反思我们的学习和教育,较多的是考试驱动我们的学习,而不是从学习自身中获得乐趣。为考试而学,为将来的社会升迁而学,成了学习的原动力。正如教育家诺丁斯所言:“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第二,浮躁心态。不愿做艰苦踏实的努力,而是浮光掠影,浅尝则止。“诚朴”是我们的校训,罗家伦先生解释说:“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见”,“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说:“我认为思考问题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一种是花费较长时间的长期思考型。所谓的思考能人,大概就是指能够根据思考的对象自由自在地分别使用这两种类型的思考态度的人。但是现在的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充分培养长期思考的环境……没有长期思考型训练的人,是不会深刻地思考问题的……无论怎样训练即时思考,也不会掌握前面谈过的智慧深度。”
第三,缺乏个性。大家都按照一个模式,沿着一条路径奔跑;少有另辟蹊径,少有迂回前进,少有长期着眼。章太炎是个个性鲜明的人。据说,他在日本生活时,日本警察来查户口,叫填写调查表,太炎先生一挥而就,填的是: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说。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有神经病……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都有一两分神经病。” 当然这里所说的一两分,而不是十分,指的就是鲜明的个性。附中应当创造容得下一两分神经病的文化环境。
人们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当追求教养基础,应当用3C(关怀、关切、关联)替代3R(读、写、算)。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方案提出“重新定义基本技能”:适应能力(适应新的、非常规的、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状态,学习新的工作、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应对工作压力,适应不同个性的人员,体能适应能力),多种交流能力,非公式化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及自我发展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有鉴于此,通过学分制管理,均衡推进各类课程的实施,实行1+4证书制度将是我们在本学期逐步推开的制度。——即要求每一个附中高中生在高中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必须完成四项活动:第一,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二,操作一项探究性的理科实验或理科综合实验活动;第三,实施一项高中阅读计划;第四,参与一项志愿者活动。这四项活动体现了“关爱.责任.创造”的校训,体现了动脑和动手的结合,体现了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结合。如果说,取得学业水平的测试和高考的优异成绩,是当代优秀中学生的标志,那么,在此之上,完成附中特有的四项活动,更体现出附中学生的特色。
没有冬季,哪有季节的尊严?没有风雪,哪有严寒的尊严?没有骨气,哪有人的尊严?没有青年时期的拼搏,哪有中学生的尊严?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