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在市中区组织开展的“同课异构”课活动。本次讲授的课题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类群中的鸟类部分。在活动中,我们先后观摩了井老师和董老师对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对于同一个课题,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自己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自己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两人的风格不同,目的相同,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授课模式让我收益颇多。
通过此次活动,我感觉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生物教师要当好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它除了要求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之外,还要心怀一颗热爱学生,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感动之心去从教,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激情拥有设计一堂好课的灵感。同时让我感觉到作为生物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改变,教师是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导航者,教师更应该是教授他们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促进者,除了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之外,还要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根据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一起交流的经验,我感觉最突出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例如井老师在导入中提到的纸飞机,就让学生很熟悉,对于学生理解鸟类的飞翔也很有启发性。并且在整个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用到了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在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运用丰富的教具,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人文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人文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人文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用到了鸟类的骨骼标本,让学生在近距离的观察中了解它的特征。尤其是董老师更是为学生提供了鸡骨、家鸽,让学生在亲手的触摸中感受鸟类的特点。通过这些鲜活的实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师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当有需要学生交流的问题时,两位老师都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交流讨论中。尤其是董老师,说话时组织的语言及亲切的语气很富有感染力。
四、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我感觉井老师在分组,及指导小组成员学习中不够深入,这直接导致后面的交流中,学生的互动不够积极;而董老师在这方面做的较好,既有明确的小组,而且任务明确,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上比较的充分。自学充分,则学生在交流时就比较的充、积极。
五、注重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生物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严谨的科学知识,还应该学着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是我在听完董老师的课后的感触。生物课也可以上成语文课,这是听完董老师的课后,许多老师的共同评价。董老师利用一首与鸟类生存有关的英文歌曲和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这样两个实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感觉自然亲切,水到渠成。
六、做好重点、难点的教学处理
教师精心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引导,让学生在一个个的回答中悟出解题思路。由于几个巧妙的引导,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我觉得教者在教学难点时用补充课外资料、引读等办法,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本节就是让学生理解鸟类的某些结构与飞行功能相适应。两位教师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此知识点进行逐一剖析,分头击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轻松。当课程结束时,还感觉意犹未尽。
七、让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课讲的再好,课堂的气氛再活跃,如果学生学不到知识,也不能算作一堂成功的课。而作为这两位教师,不仅通过丰富的课堂设计,扎实突出的基本素质,为我们呈现了两节优质课。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注意了知识的落实。他们或通过大屏幕上的填空形式的小节,或发放检测试卷,能够让学生及时的反思自己,发现不足及时巩固。
人是因为有了比较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也是因为有了比较学习才能进步,这次的教研会让我看到了我教学上的长处和不足,也使我明白了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路上应该朝哪一方向去发展、应该怎样去做,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